转载 作者 蓝精灵 2003年7月
我一直觉得35mm旁轴相机是德国古典相机中的精华,而且尤其钟爱折叠式机型构造之精巧和设计之独特。在收集和欣赏各款相机之余,免不了也会关注一下其背景,让我感叹的是相机背后的历史往往比机器本身更具魅力和传奇色彩。以Kodak Retina为代表的35mm折叠式相机对二十世纪人类摄影技术和相机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恐怕是超出现在大多数人的想象的。平时兴之所至,陆陆续续写下一些文字,不知不觉也汇成一篇小文。本来是打算用在自己的网站上的,不过现在看来这个网站建好尚需时日,所以还是先贴出来与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吧。王朝的初兴 很多人第一次见到Kodak Retina的时候难免有些疑惑。谁都知道Kodak是美国的牌子,但这部相机上却清清楚楚的写着”Made in Germany”。这是怎么回事?关于Retina和Kodak之间的关系要从Retina之父,德国人August Nagel博士说起。他最早在位于Stuttgart的Contessa-Nettel从事相机的设计和制造(这个厂于1926年与另外几个厂一起合并成为相机界的巨人Zeiss Ikon),后来创办了自己的Nagel Camerwerks,地点仍然设在Stuttgart。1931年,Kodak买下了Nagel Camerwerks,改名为Kodak A.G.,但仍然由August Nagel负责管理。Retina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当时35mm相机问世还不久,主要的生产厂家是两大巨头Leica和Zeiss。他们生产的相机价格昂贵,普通消费者难以负担。August Nagel一直在考虑设计一种不可更换镜头的折叠式35mm相机,希望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便携性来吸引广大的业余摄影爱好者。 1934年,第一部Retina 终于问世了。即使按照当时的标准,这也是一部非常简陋的相机,甚至连测距仪都没有。但简单的结构同时也带来了轻巧和低故障率的机身以及诱人的价格。更重要的是,Kodak这个强大的后台还为Retina装备了一样秘密武器。当时的35mm胶卷片盒是和胶卷分开出售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个相机厂家自行设计。用户买回胶卷以后要在暗房或者暗袋里裁短装入胶卷片盒,拍完以后再取出来冲洗,片盒可以继续使用。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片盒在环保的方面倒是做的不错,但这种繁琐的胶卷装卸方式也成了35mm摄影大规模普及的一个障碍,令许多普通消费者望而生畏。在推出Retina的同时,Kodak的新型一次性胶卷片盒Daylight Loading Cartridge (DLC)也同时登台亮相。这种片盒出售时胶卷已经装在里面,冲洗的时候拿出胶卷,片盒就丢弃了。用户不再需要在暗房或者暗袋里完成胶卷的装卸,普通人也能轻松地享受起摄影的乐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在用的135胶卷,从Kodak最早推出它那一天起并没有多少变化。 Retina和DLC给Kodak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到1939年,Retina系列相机已经销售了超过26万部,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Retina几乎是35mm折叠式相机的代名词,而DLC更加成为35mm相机胶卷的工业标准。毫不夸张的说,正是由于Retina相机和Kodak DLC的出现,35mm摄影才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在第一部Retina诞生两年之后即1936年,机身内置了联动测距仪的Retina II问世,应该说这才是Retina系列中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旁轴相机。由于Kadak频繁的(甚至是过于频繁的)对Retina不断进行改进,前后一共推出了三十多个型号,构筑起一个庞大的家族。单单Retina I就衍生出超过十个子版本。要是想把这些版本之间的微小差别和来龙去脉都搞清楚的话,完全可以写出一篇学术论文了。 |
|
图2、Kodak Retina II (Type 122) |
早期的挑战者 可以说在所有的35mm折叠式旁轴相机里,只有Zeiss Ikon生产的Supper Nettel不是步Retina的后尘。这实在是很不容易,而Zeiss这个相机界巨人的庞大实力更是由此可见一斑。实际上Supper Nettel是和Retina在同一年推出的。不同的是,Retina是Kodak谋划已久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产品;而Supper Nettel则更象是Zeiss推出旗舰产品Contax I和Super Ikonta之后余兴未消,顺手搞出来的一个副产品。两者的命运也相差甚远:Retina一鸣惊人,开创出一个长达三十多年的帝国,而Supper Nettel则很快就被人们所遗忘。Super Nettel其实是一部非常特殊的机器,在她身上不但能看到Contax I和Super Ikonta的影子(能把这两部完全不同的机器集成在一起已经够奇怪的了),甚至连当时还未问世的Contax II的一些特征也在这部机器上预先得到了展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如此复杂的混合体还要从Super Nettel的生产背景说起。1934年Zeiss推出了著名的Super Ikonta系列120折叠相机。在开发Super Ikonta的过程中,Zeiss考虑采用Super Ikonta的联动测距系统(这是令Zeiss感到非常自豪的一项发明)同时生产一部35mm折叠式相机。虽然当时Contax I这部唯一可以和Leica抗衡的机器已经问世,但又大又重,价格也太昂贵,用户群很有限。Zeiss希望保留Contax I的纵走式帘幕快门,配上Super Ikonta的联动测距系统,生产一部不可更换镜头,但是小巧和轻便,同时价格也相对低廉的折叠式相机。应该说这和Retina I的设计思路有一定相似,而且高速的帘幕快门和联动测距系统都是Retina I不具备的技术优势。为了控制成本,Super Nettel在性能上作出了一定的牺牲。镜头采用的是相对廉价的小口径Triotar和Tessar,最低快门速度只有1/5秒。但即使这样Super Nettel的价格也并没有比Contax I便宜多少。把Contax I和Super Ikonta这两种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机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和Contax I比较一下,你会发现Super Nettel的机身其实几乎是完全重新设计的。那种略带弧线的机身和安装在过片旋钮上的快门键在两年以后问世的Contax II身上又再次出现,以至于有人指出Contax II的许多设计是从Super Nettel而不是从Contax I身上继承过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Super Nettel诞生的同时也为Zeiss新一代旗舰机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如果拿Super Nettel和同年诞生的Retina相比,可以说Retina简直就是一只丑小鸭。Zeiss在技术开发上的实力确实雄厚,将帘幕快门用在折叠式相机上的这种尝试也算是空前绝后的。然而过高的价格、相对低质量的镜头以及可靠性还有待提高的帘幕快门却令Super Nettel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久就停止了生产。不过这部设计独特的机器却一直是收藏者们苦苦追寻的目标。由于产量不高,成色好的机器已经不多见,银色机身的Super Nettel II更是罕见。曾经在eBay上见到过一部成色很好的Super Nettel II,在激烈竞拍之下最后以1200多美元的高价成交。 |
图3、Zeiss Ikon Super Nettel |
除了Zeiss以外,Certo和Welta也是较早涉足35mm折叠式旁轴相机生产领域的厂家。Certo一直到二战以后还推出了新机型,我们稍后再作介绍,这里先说Welta。Welta这个牌子是1914年诞生的,比较有名的产品有以Weltaflex为主的120双反相机。30年代后期Welta也紧跟Retina掀起的潮流,生产了Weltini I和II两部35mm折叠式旁轴相机。二战以前Retina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强劲的对手,所以这两部机器还是值得一提的。Weltini一个很有特色的设计是关闭镜头盖的时候镜头会自动对焦到无穷远,从而缩到最短,顺利的收回机身之中。在所有的Retina相机中,用户都必须先手动将镜头对焦到无穷远,然后才能关闭镜头盖,稍微有些不便。Weltini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胶片输送方向正好跟其它机器相反。从机身后面看,过片时胶片是从右向左移动的。这样一来过片旋钮和倒片旋钮的位置跟其它机器相比也正好对调了一下,一开始用总觉得不习惯,我也一直没搞清楚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Weltini是当时的旁轴相机里较早采用合一的取景/测距窗口的。可惜这个窗口位于机身右侧,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象我这种左眼取景的人简直就没法用了。
Weltini I可以说是外型相当丑陋的一部机器,给人的感觉就象是手工作坊里加工出来的半成品,完全没有考虑到是否美观。不过两年之后推出的Weltini II则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机身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金属外壳的电镀工艺也非常之好。看得出来Weltini是在改进之中,可惜这样一个很有特色的机型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在二战以后继续延续下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图4、Welta Weltini I |
图5、Welta Weltini II
|
危险的新敌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但在战争这种特殊环境下人类的创造性同时也得到了空前的激励和发挥。二战以后工业各个领域的技术水平都发生了飞跃。与此同时,由于战后各国经济高速增长,对摄影器材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在这两方面条件的催化下,摄影技术和相机工业以空前的速度得到了发展。在五十年代初期,单反相机的技术还未成熟,因此旁轴相机迎来了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发展时期。眼看这个诱人的市场迅速膨胀,各个相机厂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相继推出最新产品。在35mm折叠式相机这个领域,一直未曾遭遇到强有力挑战的Retina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在35mm相机的战场上,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见不到Voigtlander这个老牌帝国主义的身影。到了二战以后Voigtlander终于开始涉足35mm相机领域的生产,而且是全线出击。在折叠式相机这个领域Voigtlander顿时成为Retina最强劲的对手。特别是Vitessa和Vito III两个型号,性能卓越,工艺精湛,设计上更是极具特色。直到现在,这两部相机仍然位居35mm折叠式旁轴相机中最具收藏价值的机种之列。由于我在以前写的《远逝的辉煌-Voigtlander经典机型回顾》一文中曾经对这两部机器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卷土重来的巨人 当年Zeiss的Super Nettel推出之时,并没有将Retina放在眼里。谁能料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丑小鸭居然很快出落成一只漂亮的白天鹅,而Super Nettel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作为相机界头号巨人的Zeiss当然难以咽下这口气。等到1950年,Zeiss再次推出精心打造的Contessa,试图一雪当年之耻。 和Super Nettel一样,Contessa仍然沿袭了Super Ikonta那套久经考验的测距系统。不同的是,这次Zeiss在Contessa身上采用了传统的镜间快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ontessa可以看作是一台缩水版的Super Ikonta B,并在结构变得紧凑的同时,造型也更加精致。值得一提的是,Contessa是世界上首部在机身上集成了测光表的35mm折叠式相机。Zeiss这次确实在Contessa身上很下了些功夫。 说起Contessa,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Voigtlander Vitessa。这两部机器不光名字有些接近,在其它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同时也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两部折叠式相机。从推出时间看,两部机器都是在1950年问世,虽然当时瞄准的都是Retina,客观上却也成了直接的竞争对手。从设计上讲,Vitessa的推杆式过片系统、自动补偿式取景系统以及双开门镜头盖都很有创意,Contessa的设计相对传统一些,但其内置的测光表却是当时的一个突破。从外型上看,两部机器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Vitessa与Voigtlander其它型号一样,机身线条婉转优雅,显得阴柔而含蓄。Contessa则是承袭了Zeiss一贯的阳刚之气,线条刚硬,棱角分明。从制造工艺上讲,两部机器都是折叠式相机里的高端机型,代表了这两大相机制造厂商的最高工艺水平。机身都是采用真皮覆盖,阻尼适中而富有弹性,手感很好。总的来说,我觉得Vitessa的工艺略胜一筹,但Contessa也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机身大量金属部件的电镀工艺非常之好,整部机器银光闪闪,非常华贵。就连两部机器的缺点都很相似,那就是在操作性上都存在不少问题。Contessa的快门按钮设在镜头座上而不是机身上,用起来很有些别扭。过片仍然采用老式的旋钮而不是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的扳手,而且安装在机身底部,操作起来不太方便。 Contessa也是一部很适合拿在手里摆弄的机器,不少地方都有些有趣的小机关。最有趣的是当镜头盖打开以后由于重心变化整个机身会往后倾,于是在机身后侧有一个金属片可以拉下来作为支撑。这个金属片必须以一个特定的角度才能拉出来,不熟悉的人往往很需要琢磨上一阵子。 虽然Zeiss对Contessa寄予厚望,但其市场反映却不如预期,较高的售价和有些奇怪的操作方式让不少人却步。但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制造工艺却使之在收藏者眼中一直备受亲睐。 |
图6、Zeiss Ikon Contessa 35 图6、Zeiss Ikon Contessa 35 |
脱胎换骨的老对手 一般人都知道Agfa生产胶卷,不过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Agfa也生产相机。事实上Agfa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生产相机,而且还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生产规模最大的相机生产厂家之一。在35mm折叠相机这个领域,可以说只有Agfa Karat系列跟Retina相比在生产持续时间和型号数量上最为接近,算是老对手了。Karat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十年代。不过二战以前的型号比较简陋,没有测距仪,还使用一种Agfa专用的片盒,通用性差,所以对Retina形成不了什么威胁。二战以后,Karat的设计焕然一新。机身内置了联动测距仪,更重要的是开始使用标准的135胶卷,很快成为Retina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前面我们已经见过了折叠式相机打开镜头的不同方式。象Contessa的单门垂直打开和Retina的单门水平打开都是比较常见的。Vitessa的双门水平对开算是比较特别的了,而Karat 镜头开启的方式却更是别具一格。确切一些说,Karat 的镜头是“弹”出来而不是“翻”出来的。当把镜头座左侧那个按钮按下时,整个镜头座就会啪的一声有力的向前伸展出来。可以说Karat 打开镜头的速度是折叠相机里最快的一个了。但这种方式同时也存在一个缺点:将镜头折叠在机身内部这种设计除了减小机身体积以外,还可以起到保护镜头的目的,而Karat 的这种折叠方式就无法对镜头加以保护了,仍然需要一个镜头盖,而保存到现在的机器那个镜头盖大多早就不见了。 战后的Karat主要有两个型号,Karat 36和Karat IV。Karat 36的测距系统采用的是裂像对焦,取景器里的影像分成上下两部分,对齐的时候就合焦了,这在当时的旁轴相机里非常少见。不过Karat IV又变成常见的重影对焦了。Karat的过片方式也很特殊,过片扳手是顺时针扳动的,而且行程较短,需要比较用力。Karat和Agfa的大多数机器一样,显得比较平实,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但在操作上考虑得很周到,容易上手。如果选一部机器来干活,我不会考虑Zeiss、Voigtlander甚至Retina,而宁愿挑一部Karat IV。 Karat 的金属机身非常结实,再配上两侧的斜角造型,当机器水平放在桌面上时,给人的感觉简直就象一部坦克。比较遗憾的是制造工艺始终是Agfa的一个薄弱环节。象电镀质量、饰皮材质、金属部件的加工精细程度等方面比起Voigtlander、Zeiss的同类产品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好在Karat IV有一定改进。另外我接触的几部Karat 机器都有对焦环干涩的毛病,网上也常有人反映这个问题,可能是设计上的缺陷。 Agfa Karat 销往美国市场的型号叫做Karomat,打的是Ansco的牌子,不过东西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
图7、Agfa Karat 36 |
图8、Agfa Karat IV |
有心无力的跟随者 Certo是位于Dresden的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但早在1935年便开始了35mm折叠式相机的生产。Certo的产品分为Dollina和Super Dollina两个系列,设计上颇有特色,造型也相当精致,而且价格相当平易近人,这也是其产品能够在Retina的阴影长期笼罩下顽强的生存下来的原因。早期的Dollina没有测距仪,后来才在机身顶部加装了一个,显得很有些突兀。Super Dollina则是从一开始就集成了联动测距仪,机身的造型也更漂亮一些。Super Dollina有两个型号,其中Super Dollina I于三十年代末推出,Super Dollina II在五十年代初问世,但只有些细微的改变。Super Dollina设计上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其独具匠心的对焦方式,是通过拧动机身右侧过片旋钮后部一个横置的旋钮实现的。机身顶部有一个小窗口,很容易让人以为是胶片计数器,但其实却是对焦距离指示。Super Dollina的一个优点是机身的厚度非常小,便携性很好。而且关闭镜头盖时也无需考虑要将镜头对焦到无穷远,这一点比起Retina来要好。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Super Dollina的镜头座做的比较薄,能够很从容的收在机身之中。Super Dollina的造型很精致,虽然工艺并不算特别考究,但是细节上的处理非常细腻,给人的感觉是在外观设计上很下了一番功夫。能够在这样一部中等价位的机器身上给人留下制作精湛的印象实在是很不容易。 当Super Dollina I在1939年出现时,在当时算是一部相当先进的相机。而当1951年Super Dollina II仍然以同样的规格推出时,就已经显得落后于时代了。分离的取景和测距窗口,非耦合的过片和快门上紧机制都是同时期许多相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似乎Certo二战以后在相机生产上已经缺乏后劲。事实上,此后Certo没有再推出新的型号,Super Dollina II终成Certo的绝响。 |
图9、Certo Dollina I 图9、Certo Dollina I |
图10、Certo Super Dolliana II |
Retina的反击 面对汹涌而至的众多强敌,Kodak决意捍卫多年苦心经营打下的江山。在1951年,推出了重新设计的新款Retina IIa。这部机器被不少人视为Retina系列中最经典的一部(包括我自己在内),一些保守派甚至视之为“最后一部真正的Retina”,足见其地位之特殊。其实Retina IIa早在1939年就已经上市,但由于受到接踵而至的战争的影响,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二战结束后,Kodak对这款机型加以改进,于1951年再次隆重推出。乍一看似乎Retina IIa与Retina II相比外型上差别不大,但实际上Retina IIa是Retina自推出以来改变最大的一个型号。过片旋钮变成了扳手并与快门上紧机构耦合,分离的取景和测距窗口也合并为一个。不要小看这两处改动,它们代表着二战以后35mm旁轴相机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和其它竞争对手,特别是跟那些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新装置的Voigtlander和Zeiss的机器相比,Retina IIa在设计上似乎显得平淡无奇,工艺上甚至显得有些粗糙。但如果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部很不错的相机,可以说Retina IIa是所有Retina机型里操作性最好的一部。再加上体积小巧、价格合理,使之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35mm折叠式旁轴相机,销量超过10万部。 |
图11、Kodak Retina IIa (Type 016) |
虽然Retina IIa的成功再次稳固了长期领先的市场占有率,但Kodak丝毫不感到轻松。二战以前Retina一直是保持着领跑者的姿态,Certo、Welta等厂家都是处于模仿的地位,Zeiss的Super Nettel曲高和寡,市场上没有什么作为。而现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Zeiss、Voigtlander、Agfa等巨头已经推出了一批很有创意的新机型。虽然凭借着在这个领域的长期生产经验,Retina IIa仍然在销售上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与此同时,35mm相机发展的潮流也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重视相机可更换镜头的能力和内置的测光表。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继续保持领跑者的地位,Kodak在Retina系列上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赌注,这就是在1954年推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也颇受争议的Retina IIIc。1954年实在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诞生了不少历史上堪称经典的相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石破天惊的Leica M3了。Retina IIIc引起的轰动当然不能跟M3相比,但仍然令很多人惊呼:折叠式相机居然也有可更换镜头了!
实际上Retina IIIc的所谓可更换镜头只是指镜头前组可换,这和后来的Zeiss Contaflex系列的机器非常相似。而且可以进行交换的也只有35mm和85mm两个镜头,最大光圈是相当尴尬的f4。这两个镜头必须使用附加的取景器。这还没完,一旦装上了这两个镜头,镜头盖就不要想关上了,因为镜头前端体积变得太大。 似乎是为了显示Retina IIIc跟以前的机型相比是一次飞跃,外型也是完全重新设计的。以往棱角分明的直线型机身变成了弧线型,整机上下再也找不到一个有棱有角的地方。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过片扳手移到了机身底部,这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要给顶部的测光表挪出地方来。但是安装在机身底部的过片扳手用起来实在没那么方便。这也是内置测光表首次出现在Retina的机身上。但是必须指出这个非联动的测光表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因为其显示的只是EV值,用户要根据测光表的读数设定好EV值,然后再调节快门,光圈也同时锁定。由于可更换镜头的设计和加装的测光表,Retina IIIc的体积和重量比起以往的机型都有所增加,这对便携性有一定影响。 在许多人看来,Retina IIIc的这种可更换镜头其象征性意义大于其实际使用价值。最初的Retina的设计宗旨就是追求简洁、小巧、方便、廉价,而Retina IIIc可以说在这几方面都与最初的设计思想背道而驰。不过此时Retina的创始人August Nagel已经去世,如果他看到Retina IIIc的问世,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呢? 平心而论,虽然可更换镜头这一设计存在争议,但Retina IIIc确实也在许多其它方面跟以前的机型相比有了显著改进。最明显的就是制作工艺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机身电镀质量很高,各个旋钮、按键手感都非常好,可以说彻底摆脱了以前Retina给人留下的工艺简陋的印象。特别是镜头座的周围新加上了一个金属罩子,整个皮腔被严严实实的覆盖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第一次见到这部机器的人甚至有时不会意识到这是一部折叠式相机。 |
图12、Kodak Retina IIIc (Type 021) |
Retina IIIc是Retina所有机型里销量最大的一个型号,之后Kodak于1957年又在其基础上推出了Retina IIIC(注意是大写的C)。这部机器是所有Retina型号里结构最复杂,价格也是最昂贵的一部。其主要的改进在于从机身的取景器内可以看见与35、50、85三个镜头相对应的取景框,不再需要外置的取景器。Retina IIIC作为Retina系列的终结版本,象征着35mm折叠式旁轴相机发展的最高峰。 |
图13、Kodak Retina IIIC (Type 028) |
到了5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希望相机能够提供可更换的镜头。这对折叠式相机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虽然Retina后期的几个型号也提供了可更换镜头,但实现的非常勉强。为顺应潮流,一些相机厂商们开始将折叠式相机改装成非折叠式机身以增强可更换镜头的能力,比如Voigtlander Vitessa T。Kodak也推出了基于Retina IIIC机身的非折叠式型号Retina IIIS,将可更换镜头的范围扩展到从28mm到200mm。至此Retina折叠式机型的发展画上了一个句号,不过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尾巴,在70年代,Kodak用剩余的零件重新装配出一小批Retina IIIC再次发售。结果人们争相抢购,价格被一路哄炒,甚至超过1000美元。相比起许多曾经风云一时的相机后来默默无闻的结局,Retina最后总算还是轰轰烈烈了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