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发展大事记九大里程碑

TTL测光

早期的相机是没有测光系统的,一般都是估计测光或者使用外置测光表,然后发展到了机身搭载测光表的方式,这种做法相当的不准确,因为测光表所测到的读数只是它自己感受到的光量,而并非从镜头进入的光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CdS(硫化镉)测光元件已经可以缩小到装在机身里面的地步之后,终于出现了TTL(though the len,通过镜头)测光技术,由于是直接测量的镜头收集到的光线,测光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

虽然的摄影大师都是熟悉光线变化如自家卧室的强者,根本不需要测光。只是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多了,测光仪器也成了必需品。最早的测光表不用电,甚至连任何感光元件都没有。大体上是一个木盒子上装着一块圆盘形的灰色玻璃,颜色在一圈里由浅到深周而复始。测光就是透过灰玻璃一边看一边转动圆盘,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就在盒子上的一个小窗里读出一个测光值,是不是很好玩?

那些觉得木头盒子不好玩的人用光电池和光电阻做出了种类繁多的手持测光表。手持的表虽然看起来很专业,但是一手抓机,一手持表快拍还是会顾此失彼,如果没有长第三只手或者请一个助手来给你测光的话,那就要想办法把测光表整合到机身上。稍微有些头脑的厂家推出了肩扛式测光表,通过一个连杆和快门速度盘连动,一个指针对准当前对应的光圈值,又免了用户的劳神,又让很多人心甘情愿的多掏钱买一个只此一家的外挂测光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皆大欢喜。日久天长,测光表在机身上生了根,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的的改良是测光显示被放到了取景器内,免去了把眼睛从取景器上移开去看测光数据的麻烦。

当然,那时测光元件还都是放在摄影光路之外的,测光范围也很模糊不清。虽然这些问题都能克服,但是应用各种滤镜和近摄器具所需要的补偿却还是完全依靠经验,没有经验的初哥就只好找个板凳,坐下来拿出纸笔,图表,慢慢地计算曝光。我们知道二战后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准都提高了,当厂家们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就是这些拍生活照为主的普罗大众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把相机做的更加易于操作。 内测光就是为了使测光更加精确而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成功加入TTL测光的Topcon Super D是真正的全开光圈TTL测光,但第一台成功市场化的TTL测光单反Spotmatic采用的是所谓的收缩光圈测光。镜头本身是自动光圈没错,但是在镜头座的左边有一个开关,推上去,光圈收缩才能显示实际的测光值。不能说不方便准确,但是却把自动光圈的问题带了回来,大家又要忍受那痛苦的眼前一暗。这种设计和螺口本身的结构也有关系(螺口镜头的光圈环不能准确的和机身耦合),但是收缩光圈测光作为一种成功的方式被保留了下来,顺带着M42的流行贻害了无数家相机厂家,那是另一个故事,这里暂且不表。当时同样收缩光圈测光的卡口也有佳能FL等不多的几种,基本上也是因为机械结构的限制造成光圈耦合很难实现。这几家后来依靠在卡口/螺口内增加耦合机构的方式实现了全开光圈测光,但那已经是尼康,美能达用卡口实现全开光圈TTL测光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AE

卡口的和TTL测光的应用使得自动曝光更加容易实现,虽然早在1963年 西德Zeiss厂推出第一代135快门优先单反相机Super Contaflex,使用的还是M42螺口,1976 日本Canon公司第一台时间先决光圈自动的照相机Canon AE-1,1977 Minolta公司推出兼有光圈先决和快门先决的照相机 MinoltaXD-7,1978 Canon公司推出第一台程序自动曝光相机 Canon AE-1 Program,值得说一下的是佳能AE-1首先实现了自动化装配生产,并成为第一种装置有中央微电子处理器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这种相机曾经创造过500万台的销售记录,从1976年推出之后直到1984年,AE-1和后继型号AE-1P连续8年夺得日本单反相机销售量第一名,非常的了不起。

镀膜

最早的镜头是没有镀膜的,有的甚至连镜筒内部消光和镜片边缘发黑处理都没有,然后出现了单层镀膜,不过这主要是用在军用望远镜上用以实现镜片消光,降低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例如蔡司顶顶大名的T*镀膜最早就是为军用开发的),而在民用相机领域,1941 Kodak公司生产首次采用镀膜镜头的照相机Ektra,但镀膜技术的大发展应该从70年代初宾得推出SMC镀膜的太苦马镜头开始算起。

宾得在1971年推出了SMC超级多层镀膜的太苦马镜头,在当时可以算是举世瞩目,虽然在此之前,尼康,佳能和徕卡都掌握了多层镀膜技术(3-4层)但是超过6层以上的镀膜仍然是难以完成的目标,另一方面,Fuji宣称他们开发的电子波束镀膜EBC (Electron-Beam Coating)可以达到11层,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将EBC镀膜技术用于某些电影摄影机镜头,并用于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但并未用于民用镜头的开发,此后在宾得SMC的压力之下才逐渐开发EBC和超级EBC的富士龙摄影镜头,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多层镀膜使得开发现代的超广角镜头和大变焦镜头成为可能。随着变焦镜头的流行,焦距的长度和变焦范围逐步扩大(需要更多的光学组件),为了保证光学质量多层镀膜技术就变的非常重要。

有意思的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要镜头制造商(包括Canon,Nikon和Zeiss)都付授权费给宾得以使用部分或全部的多层镀膜工艺,以可以接受的成本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上很薄的防反射化合物。Leica却依然坚持他高贵的地位,宣称多层镀膜技术对控制眩光的帮助非常微弱,而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来控制眩光更为有效。不过当多层镀膜专利技术过期以后,Leica突然改变了原来的立场,象其他厂家一样开始采用多层镀膜技术。

今天多层镀膜技术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光学设备上,甚至包括日常戴的眼镜和略微高级一点的放大镜上。

AF

1985 Minolta公司发明机身一体化自动对焦135单反相机 Minolta 7000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性进步,它不仅第一次使自动聚焦实用化、而且还代表了至1985年为止,35毫米单反机设计的最高水平。它的诞生为新一代的 35毫米AF单反机的设计制定了一个基准(如同当年尼康的NIKON F为35毫米单反机定下基准那样)。这一切都是其他几家著名照相机生产厂家数年来苦苦探索的。随后出现的不少AF单反机从外形和功能设置上,基本上是以α7000来作为参照。

美能达α7000一投放市场,首先倍受中老年人的欢迎。他们因年事渐高,眼力不济,觉得对焦是很麻烦的事。而用了α7000,只要按动快门,就能拍出清晰精彩的照片,又使他们回到摄影爱好者的行列中。其次从高龄人中开始的“自动聚焦”热迅速扩展到年轻人中,因此该机的销售势头如同破竹。由于α7000性能高,价格合理,所以在短短的半年内就销售了50多万架,从而使美能达当年的照相机销售量超过了连续八年保持销量第一的佳能公司,而雄居日本第一,该公司的当年利润也陡升了70%。美能达并没有想到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而其他一些厂家则因持谨慎态度,痛失良机。因为从技术上来讲,当时已经出现了较为成功的AF系统(如TTL相位检测系统等),剩下的问题是将聚焦马达微型化和放于何处,与1985年出现的机身一体化AF单反机只有一步之遥了。

其实在a7000之前,其他公司也做过很多相应的尝试,比如尼康曾经在F3机身上推出过F3AF,换装了一个支持自动对焦的取景器,配合特别推出的自动对焦镜头以实现这种功能,而无独有偶,佳能也推出过T80,以和F3AF相同的方式实现过自动对焦功能,只是他们都没有量产。不过好歹佳能从T80当中汲取了教训,知道修改卡口困难太大,于是干脆全部推倒重来,推出了EOS系统,而尼康则勇往直前的在F卡口上面实现了AF功能,也是非常牛的。

至此,现代135单反相机的基本结构就全部确立下来了,至于之后出现的数码单反相机,防抖系统,除尘系统等等,不过都是在这些基本结构上锦上添花的功能罢了。

7 年 ag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