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yer/Pentacon镜头的历史

MEYER是东德仅次於蔡司的光学大厂,坐落于德国东部的格尔利茨(Gorlitz),由做电影镜出名的Hugo Meyer先生创立。在二次大战后被Pentacon收购,Pentacon的镜头则沿用Meyer的结构。

说到MEYER公司(Meyer-Optik),二战前产品标识都写Hugo Meyer,此镜头厂牌历史悠久。它是由Hugo Meyer本人1895年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小城GOERLITZ成立,之前是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后来光学界泰斗Dr. Rudolph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1918年)为了生活加入Hugo Meyer,没想到把Hugo Meyer的牌子推向了全世界。一战前后高通光性玻璃被广泛应用,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在Hugo Meyer他设计出了Plasmat,当时的大光圈并且大像场镜头(PLANAR光圈最早比Plasmat大,但是像场比Plasmat小一倍)。可以这么说,今天很多50MM-100MM顶级中长焦标镜的光学结构基础都来源于 Plasmat或者PLANAR ,这个人更是在1918-1926年短短八年时间内把 Plasmat 最大光圈F4拓展到最大光圈F1.5(Kino-Plasmat f/1.5)。他设计的Plasmat 系列,整体素质同时期镜头无出其右,哪怕是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光学镜头也只能在他设计的这些结构上修修补补。

Dr. Rudolph去世两年左右,Hugo Meyer才相继研发出相对Plasmat 廉价但是比前者球像差控制更出色的5片4组Primoplan,廉价化策略是因为二战以前,随着电影的慢慢流行以及家用摄影机和135相机器的普及,Hugo Meyer开始生产C MOUNT 16MM电影镜头供应给大众消费市场,成为战前少有的几家为Bolex摄影机供应镜头的供应商,也开始供应各种后口规格的135相机镜头。hugo meyer primoplan 正是和纳粹德国同期产物(33年西特勒当上总理,纳粹上台),也是同时消亡。从Dr. Rudolph死后两年1937年一直到二战结束,hugo meyer primoplan只生产了短短不到8年时间,因为二战期间其商标改为meyer goerlitz,其间为contax等各种135相机、电影机型出过 exa /L39 /FOCA /c mount/军用等后口规格的镜头。

作为历史悠久独立镜头生产商,Meyer和EXAKTA ,ZEISS IKON 以及后来在135单反相机机身制造上,超越ZEISS IKON 的KW公司一直有着广泛密切的合作。

早在二战前,MEYER就为许多德国相机生产配套镜头,1936年,德国Ihagee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时,MEYER 与蔡司(ZEISS)和施纳德(SCHNEIDER)就一道为其生产了配套标头。

战后格尔利茨(Gorlitz)地处东德,Hugo Meyer optical company被苏联人接管,命运可想而知。在二战时期primoplan上的hugo meyer co goerlitz 商标更换为meyer goerlitz,更换的具体年代无可考证(大概是1940到1944年之间),战后又更名为meyer optic goerlitz,此后大批量生产。

1949年,ZEISS IKON 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35mm单镜头五棱镜反光照相机时,大部分相机的配套标头是 CARL ZEISS JENA 的BIOTAR 58mm/2,而Meyer为CONTAX生产了比蔡司镜头光圈要大的58mm/1.9。

1951年,东德的 KW 公司设计出了新型的卡口的 PRAKTINA(百纳)相机,加上 KW 公司原有的罗口PRAKTICA(百佳)系列以及1956年 KW 公司设计的PRAKTISIX(潘太康6)120单反相机系列,显示了KW公司已经成为东德单反机身制造的巨擘(随后ZEISS IKON 也把 CONTAX系列转到KW生产,KW和Meyer纳入VEB PENTACON那是后话)。Meyer为潘太康系列120相机生产了第一枚标头——MEYER-OPTIK Primotar E 80mm/3.5 V 镜头,和CARL ZEISS JENA 生产的标头比较起来,Meyer的标头确实是风格迥异。

首先是镜头沿用了早期镜头的前置光圈调节环的特点,但它是一枚有光圈顶针的自动光圈镜头!在光圈调节环的前方,有个直径稍小的调节环,它是镜头光圈的M/A转换开关,这个转换开关没有象蔡司镜头那样放在后面做成了滑块,而是置于镜头的最前端的调节环,在红点(自动光圈)和黑点(手动光圈)之间切换,并有清晰的定位。这样的自动光圈设计和状态切换设计还真是少见。

第二个特点是它的光圈。镜头在最大光圈状态下,光圈叶片不是完全收进镜头内的,只有在机器取景时,弹簧顶针完全被推杆顶住时,光圈才收进镜头内!这样的结果是使用这枚F=3.5的镜头取景时,进光量和F=2.8的镜头是一样的。在曝光时,光圈会收缩至最大F=3.5。很惊异于这样设计,而且也根本不是设计能力的问题。所有的MEYER镜头说起来也很奇怪,在最大光圈的设计上,总采用或大或小的数值,例如:50mm/2.9、50mm/1.4、58mm/1.9、75mm/1.9、180mm/3.5等;在焦距段的选择上,也似乎有意和蔡司耶那镜头错开,例如:29mm/2.8、30mm/3.5、40mm/4.5、100mm/2.8、250mm/5.5、400mm/5.5等。此外,它的光圈叶片单片呈曲尺型,在缩小光圈时,叶片叠加,让人感到是双层叶片的错觉。

由于镀膜工艺在二战其间成熟并加以广泛使用,所有hugo meyer primoplan 无膜版本基本是战前的,后期hugo meyer primoplan 也出过单膜,或者第一片玻璃单膜的版本(产量很少)。而更名meyer optic goerlitz后(东德MEYER),由于多层镀膜工艺的迅猛发展,以及廉价化大规模生产,昂贵的高通光性玻璃渐渐被放弃使用。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Hugo Meyer早期primoplan的玻璃素质,5片4组的玻璃有8个空气接触面,在没有膜层的年代,单靠玻璃材料和镜组曲率进光。一般打磨过的光学玻璃每个空气接触面反射率约为5%,8个空气接触面老镜头(双高斯同样)透光率约为66.34%。也就是说,单靠66.34%的透光率,它的光圈速度可以达到F 1.9,也就是说,如果那个年代的玻璃有镀膜,这些高通光率玻璃的通光量还会大大增加,也就可以大大提高最大光圈值。

我们再来看后来的 meyer optic,它是在有单膜或者多膜(膜层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小光反射率)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大光圈速度F1.9,所以二者的玻璃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hugo meyer玻璃好,但是无膜有吃光的缺陷,后来的东德meyer optic有膜,但是玻璃差、做工差,所以公认最好的 primoplan 镜头是45年之后写有Hugo Meyer co goerlitz 或者MEYER co goerlitz的单膜版本(淡蓝色膜),因为既用的是高通光性玻璃,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透光吃光的问题。但是产量更是十分稀有,为国际市场上买家见到必收的光学宝贝,其次为无膜的战前Hugo Meyer,再次为写有meyer goerlitz(注意中间没有OPTIC字样)的有膜或者无膜版本,这一版本被普遍认为是二战期间乃至战后hugo meyer primoplan的延续。

而之后的写meyer optic goerlitz就属于东德生产,几乎完全不同的镜头。一直生产到后来被潘太康并购,由于此结构出现和消亡都在动荡的年代,所以Hugo Meyer primoplan和meyer goerlitz primoplan具体生产周期已经无法考证,战争摧毁了一切。国际器材市场往往喜欢Hugo Meyer标识的镜头,因为玻璃质量有保证,而且镜身做工十分优秀,铝包铜,十分结实沉重,半个多世纪后依然可以看到漂亮如新的银色镜身,其缺点是无膜,容易吃光。东德meyer optic goerlitz由于产量大,生产周期长,镜身做工和玻璃材料均非前作之质量,同样焦段比Hugo Meyer轻一倍以上,所以十分容易寻找。吃光好于前者的同时却加大了镜头的反差,二者还有一个明显差异是战前Hugo Meyer采用CM作为单位,而后来东德meyer optic使用MM作为单位。

1964年,东德meyer optic 和众多小公司一起被Pentacon(潘太康)国有化并购,68年meyer optic停止生产。Pentacon一直生产到90年德国统一,德国统一以后Hugo Meyer研发团队一直努力以Feinoptisches Werk Gorlitz的名义独立存在并在Pentacon旗下推出过最后的光学作品Meyer-Optik Globica II亮相美国拉斯维加斯91年的PMA大展。之后91年Pentacon倒闭,Hugo Meyer光学团队也随之彻底退出光学历史舞台。

Meyer镜头品种数量极多,它和蔡司镜头一样,有这自己独特的镜头结构标注的方法。

例如:

Trioplan 三片三组

Domiplan 三片三组

Primotar 四片三组

Primagon 四片四组

Helioplan 四片四组

Primoplan 五片四组

Orestor 五片四组

Oreston 六片四组

Orestegon 七片七组

Telemegar 四片二组

Orestegor 五片四组/五片五组

这些结构大致对应蔡司耶那镜头里的:

Triotar

Tessar

Biotar

Biometar

Sonnar

Pancolar

Flektogon

Teletasser

Meyer 镜头大略上可以分为4个时代:白银时代、斑马时代、宝塔时代、Pentacon时代。

白银时代的镜头通体银白色,镜片跟蔡司一样没有镀膜,或只有一层镀膜,反光也是蓝色。这个时代的镜头全为无段光圈,玻璃退火工艺略逊於蔡司。大部分镜头高光细节优秀,可以轻松拍出高调照片。

白银时代的镜头大略有:

35mm F4.5 Primagon:Meyer第一颗反望远广角镜,为Triplet三片前加一片的结构。不太贵,也很常见。

40mm F4.5 Helioplan Wide-Angle Anastigmat:名字很长,好像很有名,没看过,不清楚是什么。

50mm F2.9 Trioplan:标头,跟蔡司天塞不能比。

50mm F2.8 Primotar:cost-down 后的标头,三片结构,钱太多才买吧。

50mm F3.5 Primotar-E:标头cost-down以后再cost-down的版本,钱多也别买啦。

58mm F1.9 Primoplan:Meyer经典标准镜头,双高斯,完全不输蔡司的Biotar。

75mm F1.9 Primoplan:Meyer 白银年代最好的镜头,没用过。 80mm F3.5 Primotar:上面那颗的cost-down版,不是很常见,没用过。

90mm F3.5 Telefogar:超稀有,没见过 …

100mm F2.8 Trioplan:性能很好的三片结构,适合人像,但不知道为什么被炒高了。

135mm F3.5 Primotar:理论上不该是稀有品,但竟然没见过 …

150mm F5.5 Telemegor:没见过 … 180mm F3.5 Primotar:经常出现,但没用过。

180mm F5.5 Telemegor:上面那管的升级版,没用过 …

250mm F5.5 Telemegor:小弟不爱超长焦的 …

300mm F4.5 Telemegor:又是超长焦 …

400mm F5.5 Telemegor:太长了啦 …

Meyer后期的斑马时代,跟东蔡一样,都改为黑色镜身,黑白纹路对焦环。后来斑马时代结束,Meyer被 Pentacon收购,Pentacon就沿用Meyer的所有结构,连外观都照抄。当时镜头前方Pentacon的商标旁,会打上一个电波塔一样的标志,所以称为宝塔时代。

这两个时代的镜头,基本上光学性能和白银时代相差不远。虽然已经使用了单层镀膜,但Meyer的镀膜跟蔡司很难比,所以不太需要计较这方面。

这两个时代的镜头出现了光圈顶针,也和东蔡一样,安装了类似景深预览的按钮设计。不过东蔡的按钮是突出来, 但Meyer的镜头却是在镜尾安装一个凹进去的按钮。保证难用,如果转接环没有顶针挡板,尽量别买这时代的镜头。

斑马及宝塔时代的镜头大略有:

29mm F2.8 Orestegon:有名的广角结构,Meyer版的不是太常见。镜头总体为高层次感,低反差,高分辨率的镜头,所以在阳光下使用会很出彩,相对阴天则会稍差。阴天Meyer 29mm/2.8的实力最多体现了一半,太阳越猛烈,Meyer越彪悍,遇到高光会偏暖,暗部会偏冷。强调色彩为红色和蓝色,冷色系为主,黄色效果一般。

30mm F3.5 Lydith:上面那颗的平民化版本,没有光圈顶针,成像非常锐利,价钱不贵。这个镜头分辨率不错,反差不是很大,色彩过渡也很自然,画面均衡,但是由于是单模,逆光能力一般。

50mm F2.8 Domiplan:很常见的三片结构,超便宜,成像不好,缩到F8才像样。

50mm F1.8 Oreston:Meyer 有名的双高斯标准镜头,低反差高层次,传世名作「胜利之吻」就是这颗拍出来的。

90mm F3.5 Telefogar:只存在於Meyer斑马时代,超稀有,没用过。

100mm F2.8 Orestor:常出现,但没什么人买,价钱不高,我也没用过。

100mm F2.8 Trioplan:海湾从未出现过,都是白银版本的,只存在於Meyer斑马时代。

135mm F2.8 Orestor:偶尔出现,成像很好,没有光圈顶针,15片形状奇特的光圈叶片,外号「莲花宝座」,价格算中等。

200mm F4.0 Orestegor:很长很大支,算稀有,没用过。

300mm F4.0 Orestegor:更长更大支,更稀有,更没用过。

500mm F5.6 Orestegor:3.5公斤的巨炮,非反射镜,看都没看过。

进入了多层镀膜时代后,Pentacon把镜头全部改为黑色,并针对有光圈顶针的镜头,安装了转接方便的A/M开关,正式进入Pentacon的时代。这时代的镜头似乎卖的很好,二手市场很常见,玩转接的人也很爱用,是很理想的入门选择。不过相对於斑马时代的Meyer镜头,Pentacon虽然使用了相同的结构,但是却在看不见的地方cost-down,也就是镜片用料。因此Pentacon后期的镜头,成像表现和原本的Meyer相去甚远。虽然加上了多层镀膜,但毕竟不是三大镀膜那种水准,用处不大。

Pentacon时代的镜头大略有:

29mm F2.8:原Orestegon广角结构,很不容易控制的镜头,但是拍出来味道很好。常见,不贵。

30mm F3.5:原Lydith广角结构,还是一样的锐利,又便宜。但因为cost-dowwn更凶了,所以变的很没风格。无段光圈,没有顶针。

50mm F1.8:原Oreston双高斯结构,经常出现,价格合理,标头中的标头,低反差,很容易用。

50mm F1.4:文献上有这颗,但从来没见过,无法评论。

100mm F2.8:原Orestor结构,斑马版一天到晚有,但后期版本就很少见。不贵,没人买是主因,小弟没用过。

135mm F2.8早期版:原来那颗Orestor「莲花宝座」,好像没卖多久就改版了,不太常见,算是cost-down比较少的镜头。

135mm F2.8 后期版:大cost-down版本,光圈叶片减少为6片。颜色异常浓郁,高光暗部都收的很快,但是锐利讨喜,非常现代风格的镜头。

200mm F4.0:斑马那只改的。

300mm F4.0:就斑马那只改的啦。

500mm F5.6:啊就斑马那只改的咩。

Meyer镜头可玩性很高,理由如下: 1)与后期的Pentacon镜头比,在镜头的做工上,早期的Meyer镜头颇具大厂风范,镜头份量十足,不仅有复杂的光圈结构和完美的散焦效果,像50/1.8,从1.8-2.8居然是1/3档定位的,由此可见其做工。

2)从层次过渡上说,Meyer镜头没有后期Pentacon镜头那么大的反差,所以层次过渡相当细腻自然,我是对Meyer这点念念不忘。

3)从色彩上说,Meyer的发色没有后期Pentacon那么浓稠,要淡,柔和一些,这种色彩表现要好控制些,喜欢清淡点的朋友相信会合你的胃口,但整体色系表现仍然是暖色调。

4)从价格上说,Meyer的镜头目前市场价格都不高,基本比Pentacon还要低些,是玩德镜的好选择。

8 年 ag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