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建議
1.機身的考量
如果你是由二手市揚下手買機身,你碰上ETR-C、ETRS等舊型機身的機會很高。簡述一下它們和ETRSi間的不同:
ETRSi(最新型號)比ETRS多了:
*觀景窗內多重曝光紅色警示針,且不同顏色燈號作用更為明確
*快門選擇鈕多了B快門
*真正具有TTL閃燈功能。機身左側多了SCA接頭,內部多了TTL測光錶。(你只要留意ETRS機身左側下方只有一個快門線接座而已。ETRSi則多了TTL閃燈攝影SCA連接孔)
而ETR-C則是固定式片匣(不可中途換片),我想你就算了吧。至於ETRS沒有TTL閃燈自動曝光功能,這就看你自己來衡量抉擇是否需要了。
2.觀景窗的選擇
必備的觀景窗:腰平觀景器
雖然因為645是長方形,因而造成腰平觀景器直幅構圖的不方便。但是留著,在低角度、光線昏暗時拿出來用,你又會愛上它的。
內建測光錶的AE-III眼平測光觀景器
ETRSi的機身是沒有內建測光錶的,除非你裝上這個觀景器或是另購手持測光錶。但不管怎麼樣,你還是需要一個測光錶就對了(一個省錢的方法就是用你手上的135相機當測光錶也是可以)。
個人建議你應該要買AE-III,因為它不是只多了測光錶而已,它還增加ETRSi成為光圈先決半自動相機、快門速度有半格設定、加上你用濾鏡或是微距攝影時你會發現相機內建測光錶可能更為好用。所以還是及早買吧,有了它你會發現並深深覺得這樣的ETRSi才是功能完整的相機。
3.鏡頭的組合
a.最實用的組合:PE45~90mm+PE100~220mm兩變焦鏡頭
*鏡頭焦距範圍相當完整,且在此前提下保有最少裝備體積
*最新、好用,但價格昂貴
b.定焦鏡的組合:
廣角:40mm
*只因為它有廣到*24mm,有最佳廣角鏡效果。
*不必考慮最大光圈問題(因為多半都是用到小光圈)。除非你考慮要在室內手持拍照(如博物館),那麼就選50mm標準:105mm Macro
可完全取代75mm標準鏡。考慮的是最近對焦距和像面平整性(翻拍和藝術品近攝)微距:50mm+E-42接寫環(1:1 at 5.3cm)(純由省錢、多用途為考量)
如果你覺得5.3cm實在太近得話(無法加裝環形閃燈),可考慮E-28(1:2 at 9.2cm)或是E-14(1:4 at 18.1cm)
250mm+E-42接寫環(接近1:4 at 122cm)
和105mm微距鏡相比它距物體較遠,可視為《中長焦距微距鏡》人像:150mm or 180mm(135mm)
端看你喜歡拍女性或是男性而定。望遠:250mm or 200mm
*250mm最有望遠鏡頭的效果,但就是重、光圈小、最近對焦距遠。(如果你有計劃買PE100~220變焦鏡,為避免重複在望遠端就只剩這鏡頭要買)
*如果要手持拍攝,那就選200mm。如果你不想另買人像鏡,那200mm就身兼人像+望遠雙重身份,也是不錯的選擇。250mm+PE1.4X+增光對焦屏
這樣可拓展鏡頭望遠端成為350mm/f8
我提供幾種鏡頭組合給你做參考,看看如何在最少金錢、最短達成時間、最佳光學品質等因素間,來達成鏡頭可涵括廣角、標準、人像、望遠、微距等需求:
※最簡定焦鏡組合:40mm+200mm
1.想要擁有最大焦距範圍的鏡頭組合,所以廣角端選40mm而非50mm
2.望遠端為求能夠手持拍照,所以捨棄250mm改選200mm。此時200mm身兼人像鏡、望遠鏡雙重身份
(3.) 40mm到200mm間的空缺將來用105mm填補,那麼105mm就身兼標準鏡、微距鏡雙重身份。
(4.)將來望遠端還可加買PE1.4X+增光對焦屏,組合成280mm/f6.7的更遠望遠鏡
這種買法既可擁有最寬廣的鏡頭焦距範圍,又不會造成鏡頭焦距重疊,總投資金額的價格/功能比相當高,完成度也相當高
※最便宜定焦鏡組合:50mm+200mm(+接寫環E-14)
1.省錢為第一,所以初期先只用標準鏡(75mm)
2.為求簡便(還是因為沒錢?)所以只買2個鏡頭,也因此這兩鏡之間的焦距不可以相距太遠必須有所妥協,因而廣角端棄40mm選50mm、望遠端跳過人像鏡,但選擇最接近人像鏡的200mm
3.先買50mm廣角鏡來拍風景
(廣角鏡是中型相機重要鏡頭,因為風景照用大底片拍會相當美)。50mm相當於135相機之*30mm,相對40mm(*24mm)、60mm(*36mm)可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可說是各項因素妥協下的折衷
4.存夠錢後終於可以買200mm鏡頭了。它比250mm便宜又比較輕又可以手持拍照,想想還是它比較實用啦。
5.將75mm賣掉,它的錢剛好夠買接寫環E-14。有了E-14,搭配50mm就有微距攝影的能力,放大倍率無限遠時的0.28X(>1:4)到最近對焦距的0.44X(接近1:2),相當棒的搭配。這也為什麼不考慮60mm的原因(放大倍率比較低)
而搭配200mm可縮短最近最焦距從2M縮為1.3M,要拍美眉就不必跑個大老遠的來對焦,加上對焦距離變近要拍個局部特寫才有可能。不過這樣用有個缺點就是失去無限遠對焦能力,鏡頭無限遠只有1.9M,大概你用力跨一大步(60cm)就從1.9M到1.3M了,簡單說你差不多就是站在原地拍照就對了。沒辦法為了省錢,妥協是勢所難免的,想想,平常拍照時就單獨用200mm,直到要拍特寫了再掏出接寫環,站在原地不動啪啪地猛按倒也是簡單乾脆。
(6.)未來的擴充發展性:
可仿前案加買105mm(剛好焦距在50mm、200mm之間)、以及PE1.4X。
※受限經濟考量的階段性組合(慢慢用、慢慢買齊所有用途鏡頭)
1.先買75mm標準鏡
可買二手鏡,但只限於PE75mm/2.8。僅可能不要買早期MC、EII 75mm/2.8,它們的光學素質和PE鏡有一段差距。想想素質最佳的鏡頭卻是所有鏡頭中最便宜的,為何不擁有還退而求其次買次級品呢(尤其是你經濟能力負擔得起的考量下)?
2.依個人喜好需求加買廣角鏡或是人像鏡
由於大底片適合表達風景照中的細節,故多數人會立即考慮廣角鏡頭。喜歡廣角效果者買40mm,有室內拍照需求的買50mm。
如果你一開始就有想買PE45-90mm變焦鏡的念頭,那麼不重覆的買法就是只買40mm。或許你會認為有了PE45-90mm的變焦鏡,那麼不管40mm或是50mm都是多餘的,但我的看法是:一來不知何年何月才有錢買到那昂貴的變焦鏡,不如實際點先買定焦鏡先用比較實在,二來其實變焦鏡廣角端的效果是比不上定焦鏡的,像桶形像差定焦鏡就修正到幾乎不易察覺。
如果喜歡拍人像,可先買二手的MC150mm/f3.5或是MC150/f4(MC鏡比PE鏡便宜)。
150mm這個鏡頭就相當135鏡頭中的85mm人像鏡,是使用者最多的鏡頭,因此二手市場的曝光率最高。現行二手市場可見到的150mm有三種:最早的是MC150mm/f4,光圈無半格刻度設定。其次較新的是MC150/f3.5,它的最大光圈大半格(我猜鏡頭設計應和PE鏡相同,只差在燻膜不同),但光圈無半格刻度設定。最新的就是PE150mm/f3.5,它有光圈半格刻度設定。根據國外用家表示,舊型的150mm就已經是效果非常美了(他們都用於商業婚紗照),而新型PE鏡則看不出有何明顯更高明的地方。我自己是用MC150mm/f3.5(約NT15000.-),我也覺得它十分棒,故推薦給想省錢的用家參考。
不過買有內建快門的鏡頭,你可要好好試一下它的快門動作是否順暢,別買到了職業用家操過的”營業用計程車”型鏡頭,那就不太妙了。
3.接寫環(E-14或E-42,看用途而定)或是微距鏡(PE105mm/4.5)
如果你喜歡微距攝影,為省錢你可先買接寫環。這樣你手邊的每一個鏡頭都可變為微距鏡使用(包括你日後買入的鏡頭),很好玩的。
接著你可以買個增光對焦屏。一來是因為它有格線,方便你購圖,二來它很亮,能幫你在微弱光線環境下順利完成對焦。第三,是它很便宜,經濟上大多數人都可負擔,但帶給你的相對好處真是不少,算是小兵立大功的東西。
再來是要買AE-III測光觀景器,因為你會發現用接寫環最痛苦的就是計算曝光補償值,這個問題還是交給AE-III吧,你去當個快樂攝影人。
最後為你的微距攝影添加個環形閃燈是需要的,建議SUNPAK DX-12R加TTL接頭模組BR-1D。
4.望遠端鏡頭:PE250mm/f5.6
老實說ETRSi缺乏望遠端鏡頭,所以要就買焦距最遠的鏡頭。此外,若想搭配增距鏡組合焦距更長的望遠鏡頭,當然還是250mm為首選。第三,若此時你心中萌生想買變焦鏡的念頭,那你更應該買250mm。因為PE100-220mm的焦距範圍只為250mm焦距留下這個空位可買。最後,雖然PE200mm號稱可以手持拍照,但我其實很懷疑手持拍照的機會有多高,只要光線不夠亮恐怕三腳架是免不了的,想想都用上腳架,250mm就沒輸太多了。
如果你有一個夢想,想買早期Schneider所出的名鏡Schneider-Kreuznach Zenzanon-E Variogon 125-250mm/f5.6變焦鏡,那你就先買PE200mm吧。
5.增距鏡PE1.4X(拓展鏡望遠端)
這下子你終於有機會讓你的望遠端更向前進。建議有買250mm(或200mm)鏡頭的用家才需購買。
6.買50mm/2.8或是60mm/2.8
買到如今,可能已經過了好幾年,手邊也已一堆鏡頭早就夠用了。再買鏡頭的原因是成立第二套鏡頭系統,此次的想法是輕便或是單一用途的專用鏡頭。
比如說旅遊用,考量輕巧、有紀實性、光圈大、對焦輕鬆、重量輕等因素,推薦50mm/2.8。
另外如果想街頭快照、人文報導、並以黑白照片為主要用途,那麼相當36mm焦距的PE60mm/2.8鏡頭會相當合適。它算是定焦PE鏡中最新世代的鏡頭,光學表現強過50mm/2.8,合適高倍率放大照片。
如果不考慮經濟能力,著眼追求更佳光學素質、更彈性使用方式、想品嚐各式鏡頭特色,以下是一些建議參考:
d.最完整的組合-
變焦鏡-PE45-90+ PE100-220
定焦鏡-PE40+PE105Macro+PE250;PE150、PE50
接寫環-E-14+E-42
增距鏡-PE1.4X
*日常出門的組合是2個變焦鏡(+微距鏡)。如果你不怕重得話,這幾乎是最完整的組合
*微距鏡(*63mm)直接取代成為標準鏡,是一鏡多用途
*生態攝影用微距鏡:PE105微距鏡可得到足夠放大倍率,PE250+E-42可由較遠距離拍攝,不易驚動被攝物。
*人像拍照用PE100-220、PE250+E-14(上述組合建議至少要用單腳架)。如果你在乎機動性要手持拍照,可加買PE150/3.5或是將上述組合中PE250換成PE200/4.5。
e.最輕便的組合(不需腳架):
最輕重量組合-機身+腰平觀景器+75mm/2.8標準鏡+手持測光錶
最快速的輕便組合-機身+AE-III+快速手把+75mm/2.8標準鏡(或50mm/2.8)
如果以鏡頭重量為考量:75mm(440g)<50mm(490g)<60mm(520g)
如果考慮鏡頭景深效果:60mm>50mm>75mm
如果以鏡頭光學品質為考量:75mm>60mm>50mm
f.出國旅遊:
最輕便組合-
機身+120片盒x1(ISO160之負片)+AE-III+快速手把+50/2.8(*30mm) +Gizto126腳架(含GIOTTOS MH1001-300球形自由雲台,總重1706g)
*輕便意味就是裝備要輕、要少,但希望儘量保有便利操作性。此處的考量首重裝備全重要最輕,故腳架選最輕巧的。G126全長很短可以隨身攜帶(短到可放入背包揹著走),GIOTTOS輕小但載重量很大。底片選用160負片是希望多爭取一些快門速度,而50mm/f2.8的大光圈正是其被選上的主要原因,加之廣角鏡先天對焦容易景深又大,在光線微弱環境中使用相當方便。最實用組合-
機身 +120片盒x1(ISO200負片) +AE-III +PE45-90mm +Velbon UP-43單腳架(含球形自由雲台,總重450g)
*實用是加入了完整性的考量。因為只有50mm鏡頭畢竟是焦段變化少了些,相對而言45-90mm就能賦予更多樣化的照片特色。而為了這變焦鏡多出的重量勢必要想辦法在其它地方減肥來平衡,故底片感度提升、換用單腳架都是為此。
寫這個其實很受爭議,因為常常是順了姑意卻違了嫂意,往往落得兩面不討好。而且身為一個BRONICA的用家,以21世紀當前各競爭廠家力推自動對焦相機全力革新前進之際,卻在此落筆向大家介紹1988年以來更新極少”古董級”的ETRSi實是內心感到百感交集。但畢竟與之相處了這些時日,點滴所建立起的感情是很容易忽略這些不利因素的。自己下意識主觀地會為ETRSi揚善隱惡、會只褒不貶,不自覺地左右了判斷的客觀性。似乎是慈母的眼中,孩子一切的缺點都不是缺點,都是可接受、可容忍的小毛病。但是,站在理智的一邊,卻也是聲聲吶喊,為者良心、為者事實,想說出真正的缺點,甚而揭出瘡疤亦是在所不惜的,為的只是希望它更好。
我還是一句話,別人的看法永遠只是別人的看法,自己參考參考可以,但不要自己沒試就一昧複誦別人的話。細心的觀察和比較後,還是要大膽地去嚐試,你才會有真正屬於你自己的體認和看法。別人的感覺不會比你自己的更真切和適用。
假設你是135相機用家,現在有興趣想認識、了解中型相機,那麼簡單先給一些指引,細節再後敘…
下列的用家可以考慮中型相機:
*如果你是真的想嚐試大底片好處的135相機用家
*如果你是器材喜好者,能沉醉、享受複雜機器設計美感和不畏操作、使用上有些困難者
*商業或其它用途考量照片要高倍放大者
下列的用家可以考慮中型645相機:
*希望同時兼顧品質和器材使用機動性者(尤指希望能手持拍照)
*不希望器材太過笨重的用家
*在乎器材的功能是否先進者
*希望使用中型相機但又是價格廉宜者(希望C/P值最高)
下列的用家可以考慮ETRSi:
*想買全新645相機,但手頭經濟不是很寬裕者
*展望未來幾年內能投資在相機上花費有限,無法寬裕到每次想買器材就能立即拿出NT2~4萬元的用家
*對鏡頭快門及閃燈攝影有喜好、需求的用家
*在意片盒交換多樣性的用家(尤指是135寬幅片盒的寬幅全景照片)
*想要享受變焦鏡頭方便好用但又希望價格能負擔得起的用家
*BRONICA潛在用家,尚未決定是選645、66、或67格式。給你參考,目前只有645有變焦鏡、有非球面鏡、有低色散玻璃的鏡頭
*希望用較為廉宜、實惠價格購買相機器材者(含新品、二手)
*想以最便宜的價格買到Schneider所製的鏡頭(不保證但有機會買到二手鏡)
下列的用家可以不用考慮ETRSi:
*不在乎有沒有”腰平攝影方式”的用家
*不介意是否有片盒交換性的用家
*有街頭快照、速寫需求,希望人機一體、相機有快速反應能力的用家
*在乎要有大光圈鏡頭的用家
*想要自動對焦功能、底片上打印攝影資訊功能的用家
*心中始終有Zeiss鏡頭情結、總是對日系鏡頭無法完全肯定的用家
首先,我必需很現實地點出你必須要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建議你使用中型相機。因為小眾市場之故,相對廣大的135相機市場,你必須付出更多的金錢來享受多出的這一些好處。
第二,你必須對相機器材和攝影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才不會在中型相機領域挫折大於收穫。因為中型相機還沒有進化到”它聰明你傻瓜”的階段,而且愈是要求愈多的用家你本來就該在攝影各方面有全面性的知識提升和自我要求,而非是藉由中型相機來引你入門知道何謂攝影。中型相機目前仍是for Pro & power user only !
第三,還是錢。請你務實地自我問問你的經濟能力在哪裡。有不少用家手中都有Leica、哈蘇…等有名相機,但你問他還有多少鏡頭和配件,卻是寥寥無幾。我必須在此點明大家務實的心態,你有哈蘇機身加上80mm標準鏡是沒有辦法叫做我是中型相機用家、我懂什麼是哈蘇、我了解哈蘇能表現些什麼。不好意思,可能會傷了不少人的心,只是我想你也知道只有標準鏡是很難領略相機之美的(說白一點,就是縛手縛腳一點也不好玩)。我想你也知道必須再買鏡頭,只是一個哈蘇150mm人像鏡,不管是全新或是二手全都價格高昂,你是否真能一顆一顆鏡頭這樣買下去,那要多久後?
或許你會覺得BRONICA很平價,但我透露一些數字給你參考,如果ETRSi其本配備34000.-,外加三鏡(廣角23000.-、微距25000.-、人像兼望遠25000.-)算73000.-、測光觀景器18800.-、快速把手6000.-、二個片盒共10000.-、以及SCA386接座和底板,我想一定是接近20萬台幣,其實是一點也不便宜的。最平價的相機已是如此,何況其它品牌相機呢?
其實,我主要明確地表達兩件事,一是看某一品牌相機不要只看它入門基本配備的金額,還要估算日後你所需的全部器材的總花費,必須是有把握在一定時限內能夠擁有,否則只能看不能用還是等於無。另外,除非你喜歡品味每一種器材的特性,不然請你多多涉獵多數基本器材後再來評定你對某一品牌相機的好壞與否。
我知道這很難做到,就算做到你大概也難賣掉滿手的器材。只是我看多數人其實尚未真正進入某一相機的殿堂一窺堂奧就匆匆在大門一晃就走了,多可惜。如果你只是手中拿著ETRSi加上腰平觀景器和標準鏡,你當然沒多久就索然無味了。因為基本器材中的AE-III測光觀景器你尚未用過、能增加握持穩定度和加快對焦速度的快速把手是無法用想像知道該不該買、而中長焦距的鏡頭沒真正用過是根本很難只用135類似焦距鏡頭來推估其成像特性和適不適用、而ETRSi最大特色的鏡頭快門用於高速閃光同步快門的應用更是你必須先額外花費再投資一些配備才能知曉其優缺點的。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回歸到錢、回歸到紮實、務實的心態才是真正用家該有的想法。與其只能有名牌相機的基本器材不如尋求真正能滿足你需求的品牌器材/價格平衡點。
645相機品牌的選擇
看了以上所述,以下的內容才比較有客觀的建設性。
論未來發展性,是否要選擇自動對焦相機:
這是趨勢,我想沒人會拒絕。PENTAX、CONTAX、MAMIYA都推出新世代的自動對焦645相機和自動對焦鏡頭,目前只有Bronica尚未有任何動作,且也沒有任何消息,令人有不妙不詳之感是否Bronica是明日黃花呢,否則為何不見任何回應?
當然沒有自動對焦不是那麼地重要(哈蘇、Rollei到目前為止也都是不變應萬變),只是由小看大,我們由此可以看出相機廠商是否有用心在提升、改進相機的功能。
論母廠的未來發展性和台灣代理的售後服務
承繼上面想法,BRONICA實在很令人擔憂其公司的未來是否會走不走得下去。我也不想做孤兒,更不希望在買了一堆器材後才被告知,總代理不堪長年缺損,決定來個清倉大拍賣後洗手不幹不管了,那誰管你呢?或是好不容易總廠推出了新器材,但是無法和舊型相容,而總廠為了某些目的決定停產舊型相機、配件,甚至是無限期的暫停推出新機種、器材,來個一世紀的珍藏、永恆。屆時,你心中的痛就只能和血吞了。
論鏡頭、配件的選擇性、齊全性
CONTAX是新推出的品牌,所以各式配件、鏡頭也少,加上價格昂貴,購買前要多三思。PENTAX是相容性不錯的優良選擇,我唯一的挑剔處就是缺乏片盒交換性。MAMIYA是既新、高素質鏡頭多、又能各方兼顧的品牌,只是價格也是不怎麼平價實惠。BRONICA的最大缺點就是沒有持續更新配備和缺乏大光圈鏡頭,使之和其它各品牌相機相比,更顯其缺點和老態。至於優點大概就是便宜了。雖然它也有素質不錯的鏡頭(尤指變焦鏡),只是單看如此再思考未來發展性,能否吸引現代用家實是疑問。
各品牌相機的獨特性
提示一些比較項目內容:鏡頭種類和最大光圈、片盒種類、測光種類、底片資料記錄能力、快門種類和速度。你自己再參考、比較一下
你自己主觀的喜好
不要買一台一開始就讓你後悔的相機。如果你的內心想要CONTAX、哈蘇但你沒有很多錢,我想你還是去選哈蘇吧。畢竟有夢去完成比夜夜思念伊人在水一方是可行和快樂得多了。買個”雞肋”相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最是人間苦痛處。
器材精進之道
如果你還是維持在基本配備,建議加買快速手把、AE-III測光觀景器。
你會立即發現手中的ETRSi有如脫胎換骨般,變得真正十分好用起來。如果你手中的ETRSi已經沈寂在乾燥箱許久,心中都提不起想用它的念頭,甚或是有想要賣掉的想法產生,問問自己,是不是覺得它不好用。試著分析一下不好用的原因在那,有沒有辦法再增加一點兒配備就可有效立即改善。
如果現時你只有標準鏡,還沒有購入其它鏡頭。建議集資去買那兩枝變焦鏡。
有了這兩枝鏡頭,你才不枉身為ETRSi用家獨有的尊寵,因為這兩枝Pro鏡是for ETRSi ONLY!!。就好像你買了CANON EOS1,卻不去買個L鏡是一樣的意思。已入寶山,豈可空手而返!既然是用ETRSi,就理當奮力去擁有、品味它最棒的鏡頭(想想你是CANON用家,卻從來不曾去用USM鏡頭,配稱是CANON的用家嗎?),這才叫美女配才子、良馬遇伯樂。
如果你只是用有自動功能(Auto;A)閃燈或是幾乎不用閃燈的用家。建議去買Metz閃燈+SCA386連接器+固定支架。
身為645相機中唯一鏡頭快門設計相機的用家,你卻丟著大好利器不用,那就枉癈你買了ETRSi。或許你說很少用到閃燈拍照,但換個角度來看,何不利用手邊絕佳器材特性來好好學習、發揮閃燈攝影功力呢!身為ETRSi用家更應期許自己在這方面有所收穫和成就的;讓自己去熟悉閃燈攝影、去自豪白天補光攝影、去向人Show一下鏡頭葉片快門的好處在那裡,這才是ETRSi用家正面積極的態度。
相信上述三者都已達到或是完成者已浸淫BRONICA有數載之功,也都能領略、享受相機的美與好,多半也能定心下來真正利用相機去拍出更棒的照片,這是真的善用物卻不役於物,不是嗎?
TAMRON鏡頭理念
TAMRON鏡頭設計理念是以適度花費、最短設計製造時間來製出價格/功能比最佳的鏡頭。或許光學素質不是絕對的最佳,但它所強調的方便好用性(超廣的變焦範、鏡頭體積小重量輕)、極高價格/功能比、用家最快享有新鏡製造改良技術,卻是不爭的事實。
對於BRONICA的用家而言不管你喜歡與否,所謂的純BRONICA時代已經是過去式了,面對TROMRON這樣的幕後新東家,相機部份還看不出任何作為,但是鏡頭部份已經可明顯嗅出TAMRON強勢主導的味道來。日後相信BRONICA鏡頭終將走向TAMRON味十足的道路,那就是光學素質-製造品質-成本間妥協的產品。
心情調適之道
老實說,ETRSi的設計是很棒,但那是指10~20年前的時代,以那個年代的標準來看,幾乎樣樣都棒。但現在還提這些也不過給人白頭宮女話天寶遺事之感。看看這些年來BRONICA的表現,只能以速度緩慢、叫人望眼欲穿來形容。原先各項相機設計上的優勢,一樣一樣被其它品牌追上甚至超越過去,更甭論相機上原就應加強改善的部份,許多至今仍是一成不變。叫用家心情何以自處、何以為繼,不禁要問東家莫非萌生倦意預備西隱?
現在大家腦中就只知CONTAX、PENTAX、和MAMIYA三個牌子,BRONICA則已歸類是古代手動式機械相機。這和產品更新速度太慢有關,而該打屁股的是總代理消極態度需要改進。其實,身為BRONICA用家怎麼可能就只憑一本使用者手冊就可能建立起完整的相機各方面知識和認知呢?所以靠人更需靠己,我想唯有大家用家主動多多相互交流、不斷向總代理反應我們的需求,我們才有可能會受到重視和關懷。就像這次為了寫這篇介紹所需的資料,不惜直接登門找上總代理討。除了謝謝他們慷慨相送不少精美文件外,我心中也泛起好多感觸。我們實在太古意了,有時真的是主動跨出、多做一些,最後回收的是更多。BRONICA的用家們,大家一起加油共創一個更好、更屬於大家想要的用家環境吧。
由於中型相機的長方形造形之故,是故它的握持、各式按鍵配置位置、和操作方式都迥異於一般扁形或L形的135相機,加上底片的構造、上下片方式也不同。所以雖然120相機的使用不能說是困難,但對只用過135相機的用家而言則是充滿了好奇和不解。此外,ETRSi是一個模組化相當徹底的相機,能拆、能換的部件還真不少,這也是令初次接觸的135用家感到新奇和有趣的地方。再者,現代135相機多已全面自動化了,許多時候你只要做的動作不外是(選光圈和)按快門鈕而已。所以,回到全手動的相機一時間還真是忙,忙著照顧各項操作細節,既有趣但也頗累人的。想了想,要向大家說明實際使用心得,一時間千頭萬緒還真的不易理出個頭緒出來。所以以下的部份是僅就我使用的心得,來想像一個135相機用家轉換到120相機時可能會有、或是想知道的差異。
觀景器的使用
腰平觀景器-
中型SLR相機多半會配有腰平觀景器,當你使用ETRSi的基本配備時,拉起觀景器上蓋,開啟放大鏡;右手托住機身、左手一面對焦一面設定鏡頭上光圈值和左側快門設定鈕,最後右手關起放大鏡,直視整個對焦屏調整構圖。確定後,右手食指按下機身前方右下角的快門按鈕。照完後,左手托住相機、右手捲動右側的底片捲片桿,一面使底片捲到下一張、一面使上彈的反光板回復原位,OK,準備照下一張。
使用腰平觀景器來拍照是一種蠻特別的使用經驗,因為它的構造組成完全不同於一般眼平觀景器相機(如135SLR相機),因此從握持相機開始、眼睛注視方式、到相機各部件操作都是不一樣的。
優點-
首先,腰平觀景器是低下頭去看的,相機的水平高度在腰部到胸前的較低位置。這使得高個子的人在拍人物時就不必彎腰曲膝了,而且這種低頭拍照的方式比較不引人注目,被攝者不會有一直被注視的壓迫感。
此外,你照了個幾張之後你會發現ETRSi的相機使用設計,就是依據使用腰平觀景器的拍攝方法來安排機身上各部件的位置分配。因此,左、右手的各功能操控和順序是很自然而且順暢的。總之,手持拍照配合腰平觀景器是一種愉快的拍照過程(大概從前都是用135相機,因此從來沒有這樣的使用經驗,所以覺得新奇而特別)。
第三,腰平觀景器由於天生就是低頭方式觀看,因此特別合適低角度拍攝。加上它有放大鏡,對於合焦的完全肯定幫助很大;此外腰平觀景器構造簡單,你直接就是觀看到整個(100%)對焦屏,因此它在所有觀景器中有著最明亮、對焦最肯定、構圖邊角完全確定的優勢。
缺點-
1. 腰平觀景器所呈現的影像是左、右相反的,因此你可能需要適應它,尤其是在調整水平、垂直線和左右移動物體位置時。故街頭快照、建築物攝影時就不合適使用了。
2. 645型這種長方形底片的相機而言,拍攝直幅照片時真的是”十分不方便”,因為觀景窗移向左邊了你看不到它。這個問題蠻頭痛的,雖然你可以人到左邊去側著照(不要笑,我在未購入眼平觀景器前真的就這樣用),但是這樣就是不順,整個拍照過程會變慢而且蠻累的(除非你是固定在三角架上使用,可以慢慢調,但這樣也違背了手持拍照的機動、靈活要求)。所以我目前將腰平觀景器定位成水平構圖、低角度攝影、和照明度不佳環境中使用。
3. 配用腰平觀景器時你一定要有另外的測光錶相伴工作才行。這是因為ETRSi模組化設計時將測光錶由機身上拿掉了,所以基本配備的相機是不含測光錶的。我的應付之道是先用135SLR相機當作測光錶,再回到相機上設定光圈快門,順便大、小相機一起拍回來比較一下照片品質。這樣做一定沒問題只是相機掛滿身有些招搖。再不然就是要另外買獨立的手持測光錶或是加買ETRSi專用的測光觀景器。
有好一陣子我都是用CANON EOS+85/f1.2L配合ETRSi+MC150/f3.5(*90mm)兩者一起拍。一來EOS測光我已經很熟,二來這兩個鏡頭焦距接近,所拍出的照片可以順便相互比較一下也是一番趣味。
平常我都是用眼平觀景器,因為直、橫幅交互拍攝方便,但也都會隨身帶著腰平觀景器,有需要時取出換用。老實說,個人覺得腰平觀景器在645相機上是退化的部件。雖然它很好用,但因受限於底片是長方形之故導致直幅拍攝不順造成使用率偏低。現今流行的各廠牌645相機大多走向眼平觀景器設計走向,而逐漸捨棄腰平觀景器不用。只有方形的6×6中型相機和可自由旋轉片盒(Mamiya)、機身(BRONICA GS-1)的6×7中型相機還能順利兼用腰平觀景器,繼續發揮其威力。對於645SLR相機上腰平觀景器的沒落我只能說時也、命也,非戰之罪也。
不過當你用久習慣眼平觀景器後,那天突然再換回腰平觀景器時,馬上你又發覺它的好處-非常非常明亮、對焦超級容易、重量真的很輕,此時不禁又嘆真是甘蔗沒有兩頭甜,天下事沒有兩全其美的。
測光錶的考量和建議
或許ETRSi當初設計時就認為專業人士會用手持測光錶吧,所以機身內並未內建測光系統,而是改設計在眼平觀景器上做為選購品。以下我把各自優缺點列示如下給你做為參考:
獨立的手持測光錶-
*專業的測光錶功能超過ETRSi的專用測光錶
例如入射式測光功能、多點點測光平均功能、多閃光燈預閃測光功能。黑白攝影用家所需的Zone System計算更是需依賴手持反射式1度點測光錶。
*就算最專業(功能最多)的測光錶價格亦比ETRSi專用測光錶便宜
例如Sekonic L-508約NT14,000.-,但是AE-III約NT18,800.-
ETRSi專用的內建測光觀景器- AE-III
*用起來還是直接方便多了,尤其是想要快速拍照時
*有了它相機多出光圈先決半自動功能
*有了它快門速度多了半格速度設定(如1/45、1/90秒)
*有了它相機才具備底片感度ISO值設定更改能力(利於黑白攝影增感設定)
*鏡頭加上濾鏡、低角度微距攝影、使用接寫環、增距鏡時,測光肯定比手持測光錶好用
我自己初期是買手持測光錶(Sekonic L-508)來配合腰平、菱形眼平觀景器來用。而後為了增加相機功能和方便性,還是去買了AE-III。我的看法是AE-III能提供最大方便性,使用機會很高,還是值得擁有。但用了它相機就需轉變成眼平觀景型操作方式,亦即手持拍照時你要購入快速手把(或是捲片馬達)來配合才會好用(除非你將相機架在三腳架上用就可不必)。至於手持測光錶建議還是都隨身帶著,如果換用其它觀景器時就需要使用到。
可惜ETRSi的可旋轉多攝角觀景器沒有內建測光錶(像GS-1用的直角觀景器就有內建點測光錶),以致你想要相機內建測光錶時被迫只有採用AE-III,因而強迫放棄腰平操作方式改為眼平觀景方式。
底片《長方型》的影響
1.645片幅比例(3:4)對放大照片的影響 左圖是一張8×10吋的放大照片,它的比例是4:5,剛好就是6×7底片的大小,亦即6×7底片放大到8×10吋照片時是滿格完全不必裁切。但如果底片比例不是剛好一樣,那麼在放大過程中就需要不等程度的裁切(造成浪費)。由圖中可看出裁切部份,依序是6×6(8×8吋)<6×4.5(10×7.5吋)<135底片(10×6.7吋)。你可以看得出來,比例愈長的底片洗成照片時,短邊部份浪費愈多。 |
|
由於645和135底片全比例放大到8×10吋照片中被裁切部份過多,所以通常這兩型底片是以短邊為準下去放大,最後長邊部份犧牲掉一些。以附圖來說,645底片短邊放大到8吋時,長邊要裁掉1.7cm、135底片短邊放大到8吋時,長邊剛好要裁去1吋(=2.54cm)。 使用這樣的放大方式,可以穫得更大放大率和減少裁切浪費部份。當然啦,放大過程中不會只裁一邊,而是上下裁去約等量部份,不過你可以明顯看出,645的底片被裁去的比例就比135底片小很多。 從這裡我們可以學習到,我們在拍照時構圖要留心長邊靠近邊界區的景物內容,或許哪天我們想要將這張照片放成8×10吋照片時,就會面臨不可避免的裁切問題出現而將這些邊界區切掉。 |
|
對135SLR相機用家而言還有另一層面的延伸意義出來,那就是挑選專業機種的選擇時,會考慮到觀景窗的視野涵蓋率是否有100%這一項。通常我們可能會挑剔一般觀景窗視野涵蓋率只有92~94%的相機照像洗出來的照片,有時邊界區會有多了一些當初沒看見、不想要的東西出來。現在想想,這些當初不想要的多餘部份在放大裁切過程中就可以換取少一些你想要的內容被裁掉,不是剛好負負得正、因禍得福嗎?
(至於為何選8×10吋照片來說明,這是因為135底片放大超過這個尺寸時,照片品質就不是那麼理想了,是故8×10吋照片視為保有品質前提下的最大放大照片。此外,自己沖洗黑白照片8×10也是最常用的歸檔照片尺寸)
2.長方形底片造成觀景器選用和拍攝方式的改變-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用6×6《正方形》底片的相機呢?
在選擇中型相機之前,大家都會注意不同型式之間的差別,諸如重量、片幅比例…等等,但我想大家大概也多少會苦惱於這些規格之間的不同究竟那些才是自己比較在意的。此處我提一個給大家參考,那就是底片片幅的考量。起先我在購買前,我直覺地覺得645的長方形構圖會比6×6的正方形好看和簡單,而6×7也趨近正方形加上其重量、體積龐大,所以最後我選了645這個規格。只是那時我卻沒想到長方形的片幅,卻會影響到整個相機的使用方式和拍攝方法……
當你初拿到基本配備的ETRSi時,它就是設計成腰平觀景器的使用型式,所以乍看之下就如同6×6和6×7相機般。直到你要拍直幅照片時才發現腰平觀景器不合適直幅拍照,霎時間你才真正了解為何許多用家都是選擇使用6×6相機,因為它的構圖就天生就是方形的無所謂直、橫幅的差別,也就是不會出現相機要直著拿的時候。BRONICA自家6×7相機也有類似直幅拍攝不便的問題,但是BRONICA出了一個配件可以快速切換直、橫幅拍攝解決此不便,就只剩ETRSi一直沒去管。
其實ETRSi的設計是承襲自家族一致性,基本上都是”腰平觀景器型”相機,但是因為645片幅拉長成為長方形,導致直幅拍攝的困擾出來。面對這個直幅看不到觀景窗的問題,解決之道有:
*如果你仍想保有腰平觀景器拍攝方式,那就加買可旋轉多攝角觀器(其實就是135相機用的直角觀景器啦),直幅拍攝時觀景器轉個90度朝上就可以了。它還有個附帶優點是它的觀景器內影像是上下、左右皆正常(腰平觀景器是上下正常、左右相反),是你想完全保留腰平觀景拍攝方式最佳的觀景器。
*直接換成眼平觀景器;如果為省錢,那就買菱形眼平觀景器(無內建測光錶);如果想同時兼有測光功能,那就買AE-III眼平測光觀景器。
*最省錢和原汁原味保有腰平觀景器的方法是,移動你自己到相機左側,”側著”去拍,再不然就是架上三腳架側著拍。不便的是側拍取景、構圖上的有時真的很難搞定(抓水平、垂直),好處是這種觀景器又亮、又清楚(有放大鏡嘛),對焦起來的感覺最好,整個構圖時觀看也最方便直接。
於是一個疑問:比較好的使用方式是-腰平型 or 眼平型?
在你心中有個兩難的取捨,那就是”腰平”還是”眼平”拍攝方式的抉擇。腰平觀景器的特色前面已述,”眼平觀景器型”相機就是如同135SLR相機般。你如果將觀景器換成眼平型式,那麼你會發現原本好用就手的各項按鈕配件位置就都不怎麼順手了,於是你要加買快速手把(或是馬達捲片器),將相機上一些基本、重要的配件重新移位,來配合新的使用方式。這時,你會發現ETRSi已經膨脹成為一個大型135SLR相機,原本那些腰平觀景器型的特色現在都已模糊看不出來了。
平心靜氣講,不管是腰平型式還是眼平型式的拍攝方法,其實都很好、都很實用、也都是不錯的選擇。事實上,你比較一下最新型式的各廠家645相機都不約而同地走向眼平觀景器型相機設計、使用模式,諸如相機右側有一大型把手、重要功能設定都移位到右手前三指觸手可及之處、眼平觀景器取代腰平觀景器…等。看來,日本廠家對於645相機上直幅拍攝的觀看問題是直接捨棄腰平觀景器不用,改而走向用眼平觀景器來取代解決。
當然啦,只用眼平方式拍攝也沒什麼不好,只是在你心中還是多少有些個遺憾,一部腰平觀景型相機最後是變成這樣的方式在用。各位有心想要接觸645中型相機的潛在用家,對於腰平觀景拍攝方式的特色和對自己的重要性及影響,當多多去體會和確認後才買,才不會買後心生慨嘆又後悔莫及。(或許你可以考慮6×6型的BRONICA SQ-Ai,它有645片盒,只稍稍比ETRSi大一點)
其實到現在我心中還是蠻在意ETRSi腰平觀景使用方式就這樣被浪費掉了。當然你可以要拍直幅時就切換成別的觀景器或是忍氣吞聲側著照,但這樣就少了那分優雅的味道了。沒想到小小一個片幅長寬的改變竟會影響這麼大,老實說若是當初知道如此,我會認真考慮改用6×6機型的。
腳架雲台的配合
如果你用腰平觀景器架在腳架上使用過,那大家共有的經驗是要調水平、垂直線真是個令人痛苦髮指的過程。一般的雲台都是用螺旋的方式上緊,不管是三向雲台或是自由雲台,往往就在最後一點微調的時候,很難叫相機穩定地維持在你要的角度,它總是還會偏了那麼一點,弄得你不要調也不是,要調卻又很容易過頭歪向另一邊。這個問題其實無解,除非你換雲台。
真的嗎?是的,不信請你去試試Manfrotto 410齒輪三向雲台,它可以在雲台鎖上不動後,再用小齒輪微調三向角度,完全解決上述的問題。現在我出門都是用這個雲台,雖然它重、它貴但是我還是非常甘願扛著它。不過它碩大的底座是比較不合適135相機,裝上後相機後方還會凸出不少雲台座,於是眼睛靠近觀景窗時下巴會撞到雲台座,有點討厭。它還是比較合適較大的中型相機使用,不過你可以自己去試用看看這個好東西是否合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