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蔡司 Carl Zeiss Jena Biotessar 镜头资料

卡尔·蔡司(Carl Zeiss)耶那(Jena)Biotessar

 

Biotessar是大直径标准镜头,由蔡司的E. Wandersleb和WWMerte在1925年设计,是Tessar的改进模型[参考文献1],[2]。Wandersleb和P. Rudolph一起于1902年发明了Tessar F6.3,而Merte是Biotar,Orthometar和Tele-Tessar的设计师。在开发Biotessar的时代背景下,学术界要求提供一种可安装在手持相机上的明亮镜头,该相机可用于手持摄影以及用于记录和拍照野生生物[参考文献3] 。作为响应,Wandersleb和Merte首先开始重新设计Tessar,并于1925年开发了Tessar F2.7(从电影院到4×5英寸的大幅面摄影)[参考文献4]。然而,使用耶拿玻璃的常规设计在畸变上是不合理的,并且那时,利用这种亮度和玻璃材料,在大图像格式中不能获得足够的性能[参考文献5]。因此,基本设计是Tessar,但镜头配置从4更改为6(请参见下图),并且通过增加像差校正参数,即使在F2.8时也能获得足够性能的高端型号Biotessar是二手的,它是新开发的。Biotessar的大规模生产始于1929年,目前正作为Zeiss Ikon的中画幅相机Miroflex的可互换镜头销售。另一方面,Tessar在1930年被Merte再次改进,并在F2.8中重新出现[参考文献6]。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玻璃材料的进步,Tessar不可能支持F2.8的亮度。1931北京 论文A [参考文献7]介绍了Biotessar是Tessar的后继模型,可以从开放的F2.8获得非常清晰的图像,在性能F3方面明显优于Tessar F2.7。即使将其缩小到.5或F4.5,它也具有出色的描绘性能,不亚于Tessar,后者具有开放值。Tessar F2.8在使用新型玻璃的战后1947-1948年重新设计中取得了突破,并大大提高了球面像差和像散的校正效果[参考文献8]。另一方面,从像差图来看,即使对于这种改进的Tessar(战后型),Biotessar仍具有相同的球面像差校正效果,优于轴向色差,并且具有使像散变薄的出色性能[参考文献5] 。令人惊讶的是,Sonnar在1920年代中期仅依赖于传统的耶拿玻璃而设计,当时还没有出现,并且实现了如此出色的镜头。

 

Biotessar光学器件:左侧是被摄物体的前侧,右侧是相机侧。该组合物是Biotessar类型,分为3组,共6个元素。它在Tessar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大大增强了球差,像散和轴向色差的校正效果。与当时的Tessar相比,分辨率和外围图像质量有所提高,清晰度很高,并且与F2.8 / F2.9的亮度相当。它的特点是具有许多配合表面。

 

 

 

1925年,在德国,美国和英国同时公开了Biotessar的方框图专利[参考文献2],并在1926年制造了第一个原型透镜(原型)。根据Zeiss Jena的分类帐[参考文献10],在1926年首次制造了1​​8cm F2.7和17cm F2.9(数量未知),然后是两个5cm F2.2,一个10cm F2.2和8.5。/ 10/12 / 14/17厘米,每个带F2.9,每个5个,20/25厘米F2.9,每个带1个,1.5cm F2.2,每个1英寸于1927年; 4厘米和17厘米,带F2.7的每个1928年,每个1个,4/5/13 1929年/ 5/16/5/17厘米,每枚1厘米,英国为5厘米F2.8,1931年为26厘米F2.9。自1929年以来已大量生产镜头,用于Zeiss Ikon中画幅相机Miroflex A的225个13.5 cm F2.8可互换镜头和MIROFLEX大画幅相机。提供了600个16.5 cm F2.8镜头。作为B型可互换镜头[参考9和10]。另外,尽管不知道该相机,但同一年制造了200支5cm F2.8相机,并且在此之前不久就向英国交付了一个主镜头,因此据说已将其供应给其中一台英国相机。 。在上述三种类型的量产产品中,焦距为13.5 cm的型号涵盖了中型相机(Miroflex A型)的6.5×9 cm格式,如果按照标准使用,它将相当于一个镜头。 54毫米F1.1(35毫米格式)。另一方面,焦距为16.5 cm的型号涵盖了大型相机(Miroflex B型)的9×12 cm格式,其F0为54 mm。它成为等效于9的镜头。两者都是功能强大的超大光圈镜头,可覆盖与标准镜头相同的拍摄视角。但是,在发行之初,可用的相机受到了限制,并且胶卷的性能不足以充分利用该镜头的性能,因此具有高制造成本的Biotessar做到了。没有成为取代Tessar的新招牌品牌。1942年,蔡司非正式提供了T涂层Biotessar 13.5厘米F2.8,作为哈苏中画幅相机HK7的可互换镜头,该镜头已交付瑞典军队。但是,HK7的生产量只有342片,无法稳定地供应镜片。此后,随着新玻璃的普及,Tessar F2.8的性能显着提高,Biotessar存在的重要性降低,并且在不支持新玻璃的情况下停止生产。战后根本没有建造。这

参考:m42

参考文献1:鲁道夫·京斯莱克, “摄影镜头的历史”

参考文献2:英国人专利256586(1925),DRP 451194(1925),美国专利1697670(1925)
文献3: “科学Photolens吉田太郎对于摄影师”(
即今Shokan)参考文献4:英国专利273274(1926); BJA 1926,p324
参考文献5:“关于镜头设计的所有内容-探索光学设计的精髓”
贞彦(Denpa Shimbun)参考文献6:英国专利369833(1930)
参考文献7: BJA论文第304号(1931)
参考文献8:设计者:H。Zollnar,耶拿评论(2/1984)

参考文献9:蔡司摄影镜头目录1933
参考文献10:蔡司Ledger;卡尔·蔡司·耶拿Fabrikationsbuch Photooptik I,II-Hartmut Thiele

 

4 年 ag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