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头结构设计仿制自Carl Zeiss Sonnar 85mm/f2,原版头是战前30年代用于Zeiss旁轴Contax上的,sonnar结构是七片三组,和Tessar四片三组的结构,空气接触面一样,但矫正比Tessar镜头好,在那玻璃没几种,镀膜更是无从谈起的时代,这样减少镜片和空气接触面数的做法是减少了镜片之间的反光带来的反差下降,像质得以提高。这样Zeiss Sonnar镜头名声大振,成为当时最好的结构之一,也正是凭借着sonnar结构,Zeiss才得以和Leica在旁轴领域抗争。
网摘:香港著名摄影家和摄影器材评论家吴文雄先生,在2000年9月份的《照相机》杂志上发表一文《用镜漫谈》,其中推荐了俄罗斯著名的85F2.0人像镜头,现在摘录其中精妙之言以飨诸位影友。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谓利者,本人解释为利器和如何使用利器的利用两方面,换句话说,有利器不会利用的话,也等于没有利器。本人现在以拍摄人像为主,提起人像,它是易拍而难精的一种,前人云:摄影应以人像开始而以人像为终结。拍人像对于选用镜头是有一定标准的,概言之,要结像细致,要反差较小,要较大光圈,要色彩还原好,要能拍出人像的质感例如皮肤感,要成像后画面出现立体感,这样的镜头才是好镜头,镜头厂家为此制造出人像镜头。拍摄某种题材是有某种法则的,人像也是如此,一般拍摄人像时,摄影者和被摄影者之间的距离最好在3-5m之间,因为保持这样的距离,容易两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为此,有人建议,用镜要有以下区别:拍摄全身像用50mm镜头,拍七分像或半身像用85mm镜头,拍上半身到颈像是105mm镜头,拍大头像用135mm镜头。我拍人像以85mm到135mm为主,而我惯用单焦距镜头,不爱用变焦镜头,现时变焦镜头的素质已经提高,但光圈最大也只能到2.8,还有,我不喜欢变焦镜头的色彩还原,尤其是在景深外(out focus)的漠像结焦和色调均不理想。苏联即现在的俄罗斯制造的各种镜头主要都是抄袭德国镜头来的,价廉有美有不美,同种镜头中也有好坏之分,我爱用一支85mmf2的镜头,它是抄袭德国Ziess厂SONNAR85mmf2人像名镜(此镜已不生产)。摄影镜头没有尽善尽美的,每只镜头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有些人称它为镜头的个性,用镜要摸出它的个性,取其优点,避其缺点。有位摄影名家讲过,用镜头讲求其有韵味,其实韵味就是缺点,将缺点化为优点或者特点,也是用镜的方法之一。以我数十年用镜的经验,想为一般影友,也就是摄影爱好者提点意见:1,首先用好手头熟悉的器材,不要喜新厌旧。2,任何相机和镜头都能拍出好照片来问题是手艺高低。3,日本某相机厂老板亲口告诉我说,你们某厂的标准镜头做的不错,现在国内相机和镜头甚多,应尽量使用它才是。4,关于摄影创作也是如此,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急功近利,先从身边的题材拍起,而且要其他网站再拍,反复的拍,日久才能摸到其中的究竟。5,多拍拍人像,人像题材到处都是,也是锻炼的好机会。
镜头特点:光圈预置式,拨动光圈环,到所需光圈,对焦完成后,拨动光圈调节环,一拧,就到了预置的光圈,非常快速。光圈页片多达15片,收缩后为圆形,焦外成像非常柔美。该镜头全开光圈,分辨率较低,当然,拍人像虚一点非常好的,收缩光圈到5.6-8.0时候,分辨率升高很快,锐度较高,色彩表现也是相当好,具体描述是,拍人像,脸上的小斑点虚得看不见,脸色红润,健康肤色,非常讨人喜欢,而人物的头发,丝丝入扣,分辨率很高,加上85mm的比例恰当,拍摄上半身的照片相当好看。该款镜头有白头(从第一片镜头看,未进行多层镀膜)和MC头,之分,两者区别不大,一般说来,白头拍摄黑白照片更佳,锐度,层次都不错,而MC头,对颜色的表现更胜一筹,对所见景物的颜色表现十分忠实,特别对红,兰,绿色尤为出色,十分难得。
有人将此MC头和日本名牌的85头(F1.8)进行比较,两只镜头均精心测光调焦,控制相机的震动等等对相片模糊的诸多不利因素后,发现精放到11*14后,俄头居上。
因此,一般喜欢俄罗斯镜头的朋友,都是选择85F2.0为第一支镜头,然后再考虑其他焦距的镜头,玩人像,选择85F2.0,是最实惠的选择。
缺点:
俄头镀膜后的效果一般都有些偏黄,彩扩机都会自动调校的,照片上看不大出来,这个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色彩不是特别鲜艳,比较浓郁,暗部层次较好,毕竟是模仿的蔡斯,有德国镜头的味道,喜欢的人说有油画的韵味,可以这么说,照片拍出冲洗出来,会令人眼前一亮。该镜头接到非全画幅的数码单反上,要乘1.5,也就是焦距相当于127.5mm的人像镜头。
摘录坊间一段非常权威的描述:
此头结构设计仿制自Carl Zeiss Sonnar 85mm/f2,原版头是战前30年代用于Zeiss旁轴Contax上的,sonnar结构是七片三组,和Tessar四片三组的结构,空气接触面一样,但矫正比Tessar镜头好,在那玻璃没几种,镀膜更是无从谈起的时代,这样减少镜片和空气接触面数的做法是减少了镜片之间的反光带来的反差下降,像质得以提高。这样Zeiss Sonnar镜头名声大振,成为当时最好的结构之一,也正是凭借着sonnar结构,Zeiss才得以和Leica在旁轴领域抗争。
Jupiter-9的最早版本也是用于旁轴。苏联作为战争赔偿,把zeiss的设备、零件、半成品全部运到乌克兰的基辅,开始生产自己的Kiev系列旁轴,完全仿制zeiss战前设计的Contax II/III。50年代开始生产Jupiter-9,据说最早的一批J9全部用的Zeiss的材料和零件,连生产工人都是德国人,只是商标不一样罢了。这时期主要由KMZ厂生产,不光生产了Kiev卡口(Contax卡口),也生产了L39口Zorki、FED(仿制Leica旁轴)的配套镜头,可能是因为KMZ厂产能不足,而分摊了一部分任务给LZOS厂和Arsenal厂,Arsenal厂生产的大多是Kiev卡口版,LZOS厂二者皆有。后来经过改动,采用M39螺口用在早期zenit单反机身上,到60年代后期,M42规格镜头盛行于世,J9也同zenit单反机身一起顺应潮流改为M42口,这时期J9全部改由LZOS厂生产一直到今天,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J9改变了外观,变成手榴弹造型,一直延续到今天,1985年,镀膜技术进一步提高,变成了MC Jupiter-9。顺便说下,J9还有个auto版,由Arsenal厂生产,用于Kiev-10 automat和Kiev-15 TEE/TTL单反机上。
据某俄材商说,J9中,39L口的黑白产量大体相当,价格也基本一致。 KIEV口的是黑色的远远少于白色款,所以黑色的反而略贵于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