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广角尼康篇
广角尼康的名声从Auto时代开始广为流传,这显然与尼康在广角领域投入的巨大开发力度和获得的开创性成果分不开。
1950年之前,135照相机无论旁轴还是单反,能使用的广角镜头极少:旁轴镜头的焦距越短,边缘失光越严重,导致光圈无法做大;单反相机因为反光镜箱的存在,镜头后焦距至少要留出35mm的空间,因此当时最广的镜头也只到40mm。直到爱展能Angenieux发明逆望远结构,于1950年推出第一支单反相机用的大光圈广角镜头Retrofocus Type R1 35mm/f2.5,135广角镜头终于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划时代的nikkor-H auto 2.8cm/3.5
28mm/3.5这个规格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但在当时却是非常高级别的一支镜头,甚至可以称为135单反相机迈向“万能的相机”之路的一支极为重要的镜头。
F卡口的2.8cm之前,尼康已经有了一支广受赞誉的S旁轴用的广角W-nikkor 2.8cm/3.5,此次的开发目标是:比旁轴用的2.8cm镜头性能更进一步。主持此镜头的开发工作的是协本善司,他曾主持设计了尼康历史上多枚划时代的镜头,是尼康历史上最有分量的光学专家之一。设计之初,协本的思路是在爱展能35mm的基础上,保留大致的原结构把焦距拓展到28mm,结果试行发现原型的性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最终协本还是另起炉灶开发出新的结构。协本善司的新结构采用了两片大直径的凸、凹镜片构成总体为凹的前组,后组由之前普遍通行的四片“凸凸凹凸”镜组改为“凸凹凸凸”结构。协本的修改极大的改善了原爱展能设计中“凸凸凹凸”后组无法有效消除前组带来的各种像差这一缺陷,在全开光圈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画质。最终,nikkor-H auto 2.8cm/3.5的各项性能比S卡口广角W-nikkor 2.8cm/3.5更上一层楼,完美达成设计目标。
大直径前组占据了52mm口径的几乎全部,因此镜头上的刻字只能移到边缘,2.8cm/3.5成为唯一一支刻字在前口边缘的广角Auto,这支白嘴黑字的2.8cm也被认为是最秀气最漂亮的一支Auto。
协本开发的“凸凹凸凸”后组并不局限于28mm镜头,在之后的nikkor-O auto 35mm/2 (1965)、nikkor-N auto 24mm/2.8」 (1967)、nikkor-UD auto 20mm/3.5 (1968)等大口径广角镜头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如此,包括1994年发布的铭镜AF 28mm/1.4D、2000年发布的AF 14mm/2.8D在内,AF广角镜头也全面使用了这一“凸凹凸凸”后组。1994年发布的AF28mm/2.8,更是使用了与最初的2.8cm/3.5惊人相似的两片凸凹前组、4片“凸凹凸凸”后组共6片6组的结构。不仅nikkor广角,目前市面上的各种逆望远结构广角镜头说起来也正是以这枚auto 2.8cm/3.5为范本,协本善司在广角镜头开发的成果可谓桃李满天下。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可以说由爱展能发明的逆望远结构到nikkor的auto 2.8cm/3.5发布才真正的圆满了吧。
·CRC近距离修正系统
镜头设计,通常以无限远/平行光为基本条件,但摄影的条件根据题材差异也各有不同,单一的设计标准未必能满足多样化的要求。表现在随着摄距的减少,镜头收差急剧变大,像面弯曲的影响使边缘成像严重劣化,此问题在焦距越短、光圈越大的镜头越严重。前述的auto 2.8cm/3.5是一枚划时代的广角镜头,但在近距离摄影时表现不尽人意,为保证能得到均衡的图像不得以把最近对焦距离被限制在比较大的0.6米,这实际上也限制了摄影者施展的空间。折衷的办法可以在不明显劣化成像的程度上简单的放宽限制,多少算是聊胜于无。但是协本善司明确表示反对这样做,他认为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缺陷,不能回避。并且提出了在近距离对焦状态下使用特别校正手段的解决思路,这个课题一直拖了7年,才终于由协本的学生清水义之在nikkor-N auto 24mm/2.8(1967)上实现。
CRC系统在原理上并不复杂:auto 24mm/2.8以第6与第7枚镜片为分隔,将镜片组分为前群和后群,之间的很小一个间隙的变化对球差几乎没有影响,但对非点收差的消除有很大作用,因此在近距离对焦状态下大量出现的非点收差可以通过调节此间隙来消除。此系统的出现堪称广角镜头的飞跃性进展,nikkor广角随后广泛应用了CRC技术,后期的Ais 28mm/2.8最近对焦距离甚至达到20厘米,是有口皆碑的广角微距。其他如85mm人像镜头、105微距镜头上也都使用了这一系统,从近距离到无限远都能获得优异的成像。
·梦超广:nikkor-UD auto 20mm/3.5
前文提到过,大F问世不久尼康就发布了一支超广nikkor-O 2.1cm/4,但这支从旁轴移植过来的超广角在使用上有诸多不便:首先它是旁轴系统上常用的对称式结构,后组过长以至于必须预升反光镜并配合外置取景器使用;其次,它无法装入自动光圈机构,单反相机的优势被完全埋没了;另外, 21mm焦距来源于旁轴系列,用在单反系列中略微有一点混乱。UD 20mm和N 24mm大致同时开始开发,1968年发布,至此F卡口的广角系列(35、28、24、20)基本配置完整。
仔细观察N 24和UD 20的结构图,会发现两者有极其微妙的相似,实际上这是同一位设计师在同一时期设计的两枚大广角镜头,都沿用了协本善司“凸凹凸凸”后组的开发思路,因此两枚镜头有非常相似的表现:镜头变形极小足以胜任建筑摄影方面的应用,画面均一性非常出色,明锐度、细节描写方面无可挑剔。nikkor-UD auto 20mm/3.5作为尼康第一支为单反开发的20毫米超广角,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并且一直没有被它的后辈们超越,即使用今天的标准来评价,它的各项指标也属于一流之列。
UD20mm口径达到72mm,身高近70mm,重量390克,镜片多达11枚,最近对焦距离0.3米,外形威武看起来不像是广角而更像一支大口径的人像镜头。实拍上,这枚超广的分辨率非常高,全开光圈的成像就足以令人满意,色彩、反差均有极佳的表现。大口径前组会吸收一些多余的杂光引起眩光,但仍然能保持足够的反差和分辨率。畸变控制是这枚超广镜头最值得夸耀的地方,几乎不可察觉的变形使UD20在拍摄风光、建筑类的题材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夜色迷人:大口径广角28mm/2和35mm/1.4
1970年代,高感光度仍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要进一步拓展弱光下的摄影领域唯有大光圈一途。nikkor-N auto 28mm/2和nikkor-N auto 35mm/1.4同在1971年发布,是最早使用C镀膜的auto镜头。早期出厂的部分没有标上N.C,但实际上这两型从一开始就是C镀膜,并没有单膜的版本。Auto 35/1.4前期配置9片光圈,后期修改为7片,同时把标示改为N.C 35/1.4,区分比较容易。两只广角大光圈镜头外形体积重量都十分相似,是非常相称的弱光两兄弟。
这两只大光圈广角镜头在设计上的难点,在于全开光圈时的收差控制,为此尼康把原型中枚数较少曲率较大的大口径镜片分解为曲率较小的多枚镜组,通过之间的配合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同时两枚镜头的口径也由此得以小型化统一到52mm。其中35/1.4自1971年发布以来,历经多次改版,其间升级过镀膜,修改过镜片材料,但光学镜组的基本设计一直不变,直到今天仍然在产,生命力超过37年,是最长寿的nikkor;而它的52mm口径也一直是市面上最小型最紧凑的一支35/1.4。
实拍上,两只大光圈广角头拥有令人叫绝的画质,全开光圈的成像也能提供优异的分辨率,色彩厚重油润,在夜色下的表现让人着迷,拍摄人像有一种奇妙的活生感,这大概就是所谓顶级镜头应该有的素质了吧。
给毒镜头投稿:
镜头测试样片的量还是太少了,如果大家有老镜头新镜头的测试照,使用心得、评测报告、以及您自己觉得满意的照片,都可以投稿给我们,我们可以在网站和公众号发布,您可以微信投稿或者点击上面的图片给我发邮件,内容为样片、您的介绍、个人介绍、器材简介等。希望大家能多给我们一些帮助和支持。(点击马上投稿>>>)
毒镜头资料共享库
关注毒镜公众号获取毒镜头资料共享库网盘链接
如果失效大家给我留言,资源随时更新。